匡思思卻是一臉怒氣的說:“不。她決不再認這門兒親啦。”

說罷,女人又伏在茶几上傷心的抽泣起來。

洛銘秋見沒招了,心裡著急,馬上想到此間最好的辦法就是告訴公主趙飛燕。匡思贏是飛燕的舅舅,安置不安置讓趙飛燕決定,要弄走匡思贏,只要趙飛燕給順風司的吳雨琦大總管知會一聲,還不是分分鐘的問題。

這丫給老李公公使了個眼色,叫她守著丹鳳夫人,自己風一樣的出門去見趙飛燕了……

建康府的百姓和成都找事的匡思贏一樣,都在街頭巷尾熱議新宋國新任國主趙飛燕呢。

《成都旬報》頭版登載了成都中樞院的集體決議,曹友聞禪讓國主之位給了前朝公主趙飛燕,中樞院臣工宣誓奉趙飛燕為國主啦。

報紙由來往的商旅帶著一路到建康府,趕腳的行商都曉得啦,一個個揚起手中精貴的報紙大呼小講的編排著故事,周圍一群看客豎起耳朵的聆聽精彩段子。

新宋國的國主採取推舉制,首先推出了喜蜀先生丁公做首任國主,沒兩年丁公主動辭職讓賢,換了曹國主,今天又換成了前朝的飛燕小公主,真是新鮮吶。

城裡的文人墨客,達官貴人三個一夥,五個一桌的約起吃酒,高談闊論。碼頭上新開的柴火雞就有這麼一桌客人在關心國事。

一位文氣十足儒生的說亂套啦,全亂套了,短短時間就換了三代,新宋變得沒規沒矩,把祖制都拋棄得一乾二淨。

立即就有人不買賬,邊上一個少年書生問他:啥叫換了三個朝代?啥叫規矩?新宋國還是新宋國,不過就是換了主事的罷了。

新宋第一任國主丁公講了:以後的國主、官員都是為民做事的,不是等著我等去跪拜的,這樣不好嗎?

此君何時看到朝廷改了人人平等,公平公正的規制?何時見到新的國主上位稱帝,要天下人山呼萬歲了?

真是迂腐。

就是咱們新任的飛燕國主,還在成都的安福寺發過誓要堅守共和,讓老百姓吃飽飯、穿暖衣,過上好日子,就沒有提過要黃袍加身。

各人看報紙嘛。

年輕帥哥振振有詞的說道。

幾個人見爭議大了,馬上勸解叫小聲點,其中的一位老者馬上做起了和事佬,端起酒碗招呼吃酒、吃酒,莫論國事。

一個瘦削的書生卻不以為然的說無妨,越議越明嘛,他認為現下規矩就很好,沒看見布衣都進城來吃陳義燒啦,這是他們掙到銀子了。

新宋國的規制叫人人都有飯吃,只要勤勞肯幹,總能找到掙錢的法子。過去就是想出賣勞力,還要看有沒有人要呢。

如今朝廷修渠修路,大搞修造,左右都找不到閒耍之人啦,據聞要想去北邊種地,官府還要給盤纏,為其修房造屋送耕牛呢,四門都有佈告。

就說咱讀書人吧,願意當兵吃糧,隊伍上搶著收,去川蜀的各大書院學滿三年還可以做官,這在前朝可是聞所未聞,聞所未聞吶。

幾個人漸漸的又你一言我一語的吹起來。

正在這時,只見幾個身材魁梧的大頭兵高喊借光、借光,神威軍三少爺來建康府啦。

再往後看,一群身材魁梧的衛士護著三個大官人和一位英姿颯爽的嬌小娘子走了進來。前面一位小將軍模樣的對著小二高喊,神威軍三少爺攜夫人到咱建康府,孟大將軍吩咐,上好酒好菜招待。

眾人立即看向剛才進來的官員和四周的衛士。

有小公子、小娘子的已經在發出驚呼讚歎了。

哇噻,當真是三少爺來啦,三少爺到咱們建康府來啦。

一個個驚呼起趙玉林的衛士好帥呀,就像一棵棵挺拔的青松。很快就有公子哥兒看到呼蘭的模樣,讚歎起三少爺的夫人來了,偌大的庭院裡吃客都放下手中的筷子伸長脖子掃描他們。

的確,正是趙玉林到了,孟珙要好生招待一下他,選了碼頭上的柴火雞,拉起曹友萬陪客來啦。

趙玉林聽見開道的軍將大呼三少爺來了,覺得老孟如此造勢不好嘛,再見到滿院子的食客都站起來盯著他們馬上拱手作揖,歉意的說叨擾諸位進膳啦,叨擾諸位啦。

食客們先是一愣,立刻歡喜了,大聲喊著三少爺,三少爺吉祥,三少爺威武的圍了上來。

衛士就緊張啦,趕緊護著朝裡面的僻靜處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