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看向下面的央金了。

央金想了一下給大家分析,這個公事房首先就要為諸公服好務,還要協調聯絡各部,相當於中樞院管理各部公事房的最大的公事房了。

她提議:主事的人應等同於尚書,直接對丁公負責。承擔朝廷的公文起草,各部的公文稽核備案和中樞的日常事務,這樣的人必須忠誠可靠,得由丁公來拿主意。

趙玉林點點頭說就是這個意思,這個公事房相當於咱們中樞院的大腦,要將所有的國事匯總到這裡,還要理順了。還要把各位主任、副主任的事務落實下去。

他請諸公再替丁公考慮細緻些。

這一掰扯就是大半天,回去剛坐下沒一會兒,老曹就來找他商議軍改。

趙玉林將寫好的文案拿出來請曹友聞參詳,告訴他兵部機構人員的組成大致分成神威軍,守備軍,巡查,順風處、後勤裝備四個部分。

神威軍負責對外作戰和對內平叛這些大的軍事任務。

守備軍負責邊防巡邏、內地維持穩定,重要礙口、公房的守備和一般小的戰役軍事任務,支援神威軍作戰。

巡查、捕快負責緝盜和治安值守。

順風處負責軍情打探和軍民反特防變節等事務。

後勤裝備負責所有軍事人員的後勤裝備,軍器和工具的製造……

趙玉林嘩啦啦就說了一大串出來,老曹不住的頷首點頭,認為他的線索非常清晰,將軍隊的職能分得很清楚了。他說各地的軍事主官差不多到齊了,擇日開會商議吧。

趙玉林點頭說還是先和諸公議一議,他認為隨著新宋逐步走向穩定,正常發展後還要做結合實際的調整。

兩人溝透過後約好隔日找丁公他們敘話。

夜裡,陳宸告訴他錦官城的掌櫃們一起去看過翠屏山的新式工具後大喜,要用蒸汽機的動力做機械紡織。

陳顯老先生也提議這樣幹,如此便能大量建造蒸汽機,加快蒸汽機的廣泛應用,工匠造的蒸汽機越多,越能做出更好的蒸汽機來。

趙玉林擔心這項技術普及的是不是太快了?

擔心叫敵人偷了技術過去後很快追上來。

吳雨琦知道他的憂慮,給他說回去找魯師傅商議,商討個完全之策來保護新技術不叫敵人偷了去。

他這才下決心同意做,叫他們再思考一下如何將蒸汽機的餘熱也利用起來。

陳宸使勁的點頭,給他講:工業園也不想搬到雙流,那裡太遠了,掌櫃們提議搬到溫江去,那裡隔著成都最近,還是蠶桑的產地核心。

這就和趙玉林的想法差距大了。

他說溫江屬於上風上水的地方,搞工業會有很重的汙染,到時候下風、下水口的就麻煩了。

陳宸給他說劉玉汝老先生認為有排汙化糞池這些設施能夠解決得很好的。

趙玉林曉得,眼下的抽絲,染絲和紡織或許規模還小,問題不大,有了他設計的排汙化糞池系統基本上能夠化解。

這些古人的環保意識也不強,姑且就湊合著幹吧。只是必須控制做這個工業園的規模,而且還就只安置錦官城裡搬出去的作坊,不許擴大了。

次日,丁公叫一起去參觀百花潭為安置戶修建的房屋安置區。有類似單職工宿舍的三層筒子樓,有一家一戶小巧玲瓏的獨院,還有院子稍大供掌櫃和管事人員採買的大宅。

趙玉林說只要百姓願意搬遷就行,他重點檢視了排水和排汙的管路設計,這個必須要有。

楊志善在邊上告訴他都有,他曉得三少爺對環境十分的愛護,專門在城外擇地建了一座涵管預製作坊,已經開始按照修造的需求製作涵管和井蓋了。

裘公樂呵呵的說他聽敘州的大師傅講到道集中排汙,都覺得很新鮮呢,沒想到這次修造安置小區房都要用上。

趙玉林點點頭說不但要有,還要汲取翠屏山的教訓考慮好如何清淤疏導,保證做好了,用得上,能持久。

一行人一邊走,一邊不住的連連讚歎。

範鍾他們那些從江東臨安來的幹臣哪裡想得到趙玉林竟然叫搬遷的機工和貧民百姓也住進用敘州高新技術建造的房子,看著面積不大,可是一間間,一棟棟敞亮的豪宅了。

別說臨安,就是成都,眼下也沒有一處是用最新建築技術和材料修造的院子呢。僅僅是將茅房和廚房用潔白的瓷磚改造一下,那些大戶豪族就在四處打聽要買瓷磚,安裝琉璃便池享受享受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