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邱舒芸有她這個三兒的鼎力支援,底氣滿滿的啦。

五日之後,襄陽收到了來自西寧州的食鹽。

這種鹽湖裡直接挖起來的鹽質量就略差了,畢竟是湖水自然揮發、乾枯之後沉積下來的,雜質肯定要多一些。

但是,價格超級便宜呀,楊興運親自到襄陽主持食鹽的傳送,價格低於江東食鹽的一半,普通百姓買到半價的食鹽歡喜啦。

前有神威軍動用軍鹽為民解困,今天神威軍又送來如此便宜的食鹽,襄陽城裡人群歡呼,老百姓奔走相告,個個都在誇讚神威軍,感謝三少爺為他們想得如此周到。

襄陽的女幫主知府開森啦,楊興運很有感觸的說三少爺總是有辦法,後續西寧州的食鹽會源源不斷的順水而下,咱們是真的不缺鹽了。

臨安的史兒子還在做著食鹽的發財夢呢,鹽商送來多少他收多少,倉庫裡漸漸堆成了山。

他收到襄陽的密報,神威軍動用軍鹽傳送到百姓家裡了。

小朝廷裡從小皇帝到守門牙將都在彈冠相慶歡騰起來,大讚史相厲害,只用食鹽這一招便死死的卡住了川蜀的脖子,那趙棄兒遲早要到江東來跪下磕頭,認祖歸宗,朝拜天子。

史相嚴令關卡嚴查死守,絕不允許一粒鹽流進川蜀。

半月之後,西寧州的食鹽進入成都,江船源源不斷的送來二十萬斤食鹽。這是周平組織水師的兄弟與時間賽跑,趕急送來的。

趙邱舒芸看到密密麻麻的運鹽船信心百倍,立即領人分配排程。

第二天,新開張的合作社分店便掛出了最新鹽價,低至江東海鹽的一半,而且還是不限量。

老百姓立即樂呵了,一個個買到鹽的奔走相告,咱們再也不愁沒鹽吃啦。

街頭巷尾的又熱議起來,張三得意的說:看嘛,老子就說三少爺有辦法,咱們有的是鹽不是一句虛話。你娃兒就是瓜皮一個,買那麼鹽幹嘛,又不能下崽?

李四在邊上嘿嘿的笑著,呵呵,這鹽看著有點糙,便宜呢,才一半的價,呵呵,呵呵……

成都府衙,丁公開森了,召集大家府衙議事。

趙玉林不但成功的穩住鹽價,還將進出昌都州的民工隊固定下來,透過運鹽增收,降低了神威軍進駐康延川的軍費開支。

丁公心情大好,笑呵呵的讓舒雲副使將賣鹽的銀子劃撥一份給西寧州,用於該州道路修造和驛站擴建,要改善民工隊的吃住條件。

大家都是一致同意,樂呵呵連說應該、應該的。

他問:府衙收齊了貪腐官吏的髒銀,足足上千萬貫了,今年咱們不缺銀子啦。

趙玉林明白,這是老爺子有想法,要花點錢了。他還不清楚老爺子的具體打算,笑哈哈的吃茶不語。

前些日子定下花消二百萬貫,用於城內的排汙溝渠治理和道路修繕,如今城裡到處都在開挖了,趙玉林還真不曉得他要如何花錢?

不一會兒,老曹開口了。

他說最近去了府學,看到院牆斑駁,房子破舊,認為該修一修啦。

趙玉林見老曹看向自己,丁公又眯著眼睛頷首,曉得他倆透過氣了。呵呵,這老頭兒有點意思。

趙玉林見大家不開腔,咳嗽兩聲說只是修繕這樣的小事咱們以後便不再這裡議了,他認為五萬貫以下的事情丁大人可以自決。

丁公馬上睜開了眼睛,疑惑的看著他問是啥意思?

別看丁公身為知府,制置使,大宋的銀子可是管理的超級嚴格,即便是府衙要花錢,自己找不到,需動用府庫的話必須由戶部批准。

所以,這老頭兒聽到趙玉林說他可以隨便花錢時,反而不爽啦,以為是在調侃他呢。

他笑呵呵的說大人眼下就是川蜀的掌舵人,開支幾萬貫錢這樣的小事都不能自主,還做啥當家人?

眾人立馬哈哈哈的笑了起來。

他說,今後制置司下的各個司需支出三萬貫以下的,丁大人慾開支五萬貫的事情都不議了,叫幕賓拉出一個事由單來大家知曉即可。

眾人立馬歡喜啦,一個個都是笑逐顏開的。

丁公更是笑的像個彌勒佛一樣,他輕輕敲敲桌子說此事還是聽他的,各司一一萬貫為度,他這裡就兩萬貫的用度好啦。

趙玉林說肯定得聽丁公的,接著又囉嗦一句:諸公還需省著點哦,咱們這才建起個小家,營生才開張呢。

桌子上的人一個個都樂呵呵的頷首點頭,不住的說:“那是、那是。”開心的不得了。趙玉林一句話,叫大家都沒事情要議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