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玉林問諸位大人,除開成都,還有哪裡在大肆搶鹽?

這些官員聽了之後,覺得趙玉林說的在理,一個個都是默不作聲。

他繼續講,嘉定、瀘州、仁懷和新市的百姓,他們得到江東斷了鹽路的訊息最早,都沒有出現搶鹽的情況,為啥呢?

這是因為這些地方食鹽充足。不但滿足了本地食鹽的需求,還緊急給咱們運來了十幾萬斤鹽解困。

他們的鹽又從何而來?

那是因為他們有咱神威軍建立的供銷聯合社,將百姓需要的生活用品和各地生產出來的用品都聯合到社裡。

百姓需要什麼?社裡知道。

百姓需要多少?社裡曉得。

哪裡有貨,他們清楚。試問,咱們的漕運司清楚嗎?

趙玉林口水說幹了,端起茶碗來吃茶。

丁公見他侃侃而談,顯然是找到了解決問題的辦法,笑呵呵的說哥兒就別賣關子了嘛,只說如何做?

趙玉林叫肖豔出去將他四娘請進來坐下,告訴大家要建立川陝制置司總的供銷聯合社,就叫聯合總社,社長他都找到了,就是他的四娘趙邱舒芸女士。

他四娘立馬站起來推遲,說她不能勝任,一邊擺手一邊害怕的往外面走。

肖豔趕緊上前將她扶回去坐下。

趙玉林不再喊四娘,而是稱呼她的名字,他說趙邱舒芸女士負責神威軍的合作社多年,已經建立起來的供銷社她都是一清二楚。

趙玉林大聲告訴諸公,這次大舉向成都調運食鹽,就是趙邱舒芸女士提出來的。足見此人能做好此事,還有判斷事務的敏銳性。他說這也不是為了自家人在爭位子,請趙邱舒芸女士支援咱們制置司三年,他日事成,諸公一起給您踐行。

這個話就講得很清楚了,總社必須要建,他四娘是來幫忙的,以三年為限,總社搭建完成便離職不幹。

老曹對神威軍的這套機制非常熟悉,曉得其中的妙處。

他立馬支援。

諸公也是交頭接耳的頷首點頭。

趙玉林說還要加一條,既然咱們請趙邱舒芸女士來做事,總得有職有權。

咱們要整頓長平倉,將倉庫納入供銷社,就委任她為漕運副使,專司供銷社的籌備如何?

丁公開始以為他要直接將自己的四娘拉到漕運使的位置上坐起,臉色很不好看,聽到趙玉林說是副使,還只是專司建社的副使,當即爽快的答應,還學著趙玉林的稱呼請淑雲女士坐上來。

幕賓立即過去為他娘搬椅子,趙邱舒芸很怯生的坐到了轉運副使邊上。

丁公笑呵呵的說眼下漕運算是癱瘓了,只有淑雲副使一人履職恐怕忙不過來,諸公一起議議,還有適合的都薦上來。

眾人推了兩個副使,大家都沒得意見,正使一時還找不到合適的人選。

趙玉林建議暫時由曹大將軍代著,一來漕運剛出了那麼大的事,肯定是人心惶惶的,需要穩定。二來建社需要強力推進,有大將軍坐鎮就好辦的多。

眾人自然沒得沒話說。

眼看著議事已畢,就要散會了,趙邱舒芸突然站起來有話要說。

趙玉林看到他四娘漲紅著臉侷促的發言:既然讓她來建立供銷總社,她認為眼下諸公最關心的還是如何解決食鹽這樣的緊俏物事。若是諸公信任,她就直接拿食鹽來試試,先以州為區域統一食鹽價格,將鹽稅在入境、出廠、坊便時一次性收取,銷售地加上轉運、倉儲和損耗再摺合定價銷售。

這樣做,有助於鹽價迴歸它的實際價格,食鹽沒了暴利,還有誰去販運私鹽?

諸公立即議論起來。

食鹽,現在是八仙過海各顯神通,各地的鹽商在完成了官府的倒運任務和稅賦後定價銷售。造成進貨五花八門,質量參差不齊。價格難以把握。更有私鹽販子鑽空子,從中謀取暴利。

他四孃的這個思路就是要將鹽價統一起來。交足官府的稅銀,讓利給百姓。

趙玉林說這是在變革,只要不損害國家利益,又有利於民的事情就幹,任何做法都可以嘗試。各地必須嚴查私自販鹽,官員和軍人涉案將罪加一等。

丁公立即點頭,諸公又開始頷首。

老曹看看大家後說散了吧,忙活大半天啦。

回到驛館,他四娘就跟了過來,既興奮又緊張說要是做不好,就不怕她丟了趙家的臉?

趙玉林說他都是棄兒一個,趙家哪來的臉,只要咱們心裡裝著的是百姓,做事就問心無愧。他給四娘打氣,想咋幹就咋幹,沒人攔得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