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天賜星叛亂之後,一年時光飛逝而過。

這段時間裡,整個庇護星團內風雲詭譎,到處瀰漫著不安與混亂的種子。

在人類現存的控制區內,尚且能夠維持安定的殖民地也就十之一二,除了偏僻如世外桃源般的天際領之外,也就只有安如鐵壁的帝國首都圈還能夠歌舞昇平了。

首都圈外面的原帝國行政區早已被各方勢力瓜分完畢。

經過近一年時間的動盪,目前共有三大勢力倖存下來:

其一,佔據著原帝國第三星區三分之二疆域的【鐵血帝國】,掌控者為莫爾迪基安大君,控制有5顆殖民星和40餘座太空殖民地,麾下艦隊數量未知。

但根據已經暴露出來的艦隊規模,加上正在維修的大君號殲星艦,等效軍力約為15支標準帝國級編隊。

其二,佔據著原帝國第二星區的【自由同盟】,由9位海盜領主、67位海盜頭目聯合統治,控制有9顆殖民星和67座太空殖民地,艦隊規模40支左右。

但由於各艦隊水準參差不齊,等效軍力只有10支帝國級編隊左右,主打一個船多。

其三,只佔據著原帝國第一星區一角的【獨立星系聯邦】,由3位原帝國上將領導,麾下只有可憐的3顆殖民星和十餘座殖民地,不過艦隊規模卻有12支之多。

這些艦隊不僅有原帝國第一軍團殘部,還有從第二星區撤過來的第二軍團殘部,從第三星區撤過來的第4軍團殘部。

有著2艘8000米級無畏艦的他們,等效軍力達到了驚人的16支帝國級編隊,比老莫還要強,全部投入作戰的話即便是大君號也要暫避鋒芒。

可以說,獨立星聯最大程度的繼承了原帝國在外部星區的軍力,算是帝國正統了。

但很可惜,如此之多的兵力,第一、第二、第四軍團的3位軍團長並沒能聯手掃蕩叛亂,擊垮海盜們的入侵。

甚至於,手握大軍的他們如今只控制著最少的底盤,躲在第一星區的角落裡瑟瑟發抖。

他們被打自閉了。

原因無他,瓦鳩拉蟲群的攻勢實在過於太勐烈,即便獨立星聯手握大軍,還有堅固的防線可以駐守,但最後依然只能狼狽敗退。

配合著可以一定程度無視重力阱的fold跳躍技術,瓦鳩拉蟲群發動了大規模奇襲,致使帝國守軍後方大亂,後勤陷入癱瘓之中。

隨後瓦鳩拉女皇親自上陣,她帶著自己那座如同衛星一般的巨大皇宮,撐起了讓人絕望的fold斷層屏障,攔截了來自帝國守軍的一切進攻。

結果可想而知,可以說,瓦鳩拉女皇的皇宮是樸實無華的直接撞穿了帝國邊境,強大的無畏艦在女皇宮的撞擊下四分五裂,堅固的要塞在生物電漿製造的洪流中土崩瓦解。

然後女皇帶著她龐大而忠誠的蟲族艦隊,橫掃了防線上的一切抵抗……

第一、第二邊境的帝國守軍在邊境之戰以及狼狽後撤的過程中,損失了將近10支艦隊和全部2艘無畏艦,兩位從無畏艦上逃出來的兩位軍團長,最後只能帶著士氣低落的殘兵退守至第一星區的首府附近駐紮。

本來他們是想向王庭求援的,結果所有求援通訊都石沉大海。

意識到自己被拋棄了的將軍們一氣之下揭竿而起,決定脫離帝國,自己建立一個新勢力來自救。

另一邊,

原本在第三星區與莫爾迪基安對峙的第4軍團殘部也是慌得一批,沒有了首都圈的支援,他們是沒辦法與手握殲星艦的維格爾人對抗的。

更何況那時第二星區已經被海盜們大規模滲透,首都圈邊境上的禁軍又不讓第4軍團撤入首都圈,再猶豫下去第4軍團將失去所有退路。

於是雙方一拍即合。

第四軍團主動放棄了與鐵血帝國的對峙,帶著2艘珍貴的無畏艦前往第一星區,與那裡的帝國殘兵完成了會師。

說起來,這兩艘無畏艦原本還是從兩條邊境線上調走的,多虧如此才能倖免於難。

畢竟面對fold斷層形成的屏障,常規攻擊再強也破不了盾,再多的無畏艦也是白搭。

不過好訊息是,目前情報中只有女皇所在的皇宮能夠製造fold斷層,只要女皇不在場,其餘瓦鳩拉艦隊還是能夠戰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