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極星首艦的入列,讓第一大隊上下歡呼雀躍,驟然膨脹的野心有些無處按放。

於是他們決定暫時推遲返航計劃,多找點蟲子的麻煩,賺點星門秘鑰。

編制方面,第一大隊的錘頭鯊被北極星替代,軍刀編隊暫時不變。

陸峰將薪火號的機庫裡裝滿了攻擊型無人機,透過艦載電腦進行遙控指揮,以圖在接下來的戰鬥中,測試它們在面對瓦鳩拉蟲族時的表現。

編隊很快出發。

因為時間還早,所以蟲族巡邏隊出現在內環區的次數並不多。

第一大隊只有深入外環才能保證遭遇它們。

果不其然,大搖大擺的第一大隊很快便被蟲子盯上了,因為是對方的地盤,所以一次就來了兩隻巡邏隊。

其中有兩隻血戟甲蟲。

“按原定作戰計劃執行,主炮鎖定血戟甲蟲!”

北極星上下兩塊裝甲板立刻向兩側移開,兩座S4尺寸的炮塔升起,泛著藍光的精密炮口指向其中一隻血戟甲蟲。

“5發急速射,打!”

&nm炮管內的電磁線圈立刻湧過大量電流,專用的電磁炮彈被加速至十數倍音速,然後致命的射向遠處的血戟甲蟲。

由於距離不遠,因此血戟甲蟲幾乎是轉眼便被炮彈命中,連做出反應的機會都沒有。

巨大的動能直接撕碎了血戟那漂亮的甲殼,並將它半邊身體轟碎,很快便死透了。

陸峰顯然沒猜到這隻血戟會呆成這樣,竟這樣直愣愣的衝過來,連S型機動都不做,可能是長時間沒跟人類打過架的緣故吧。

因為血戟屍體被彈丸轟飛,所以火控系統剛射完第二炮便被叫停了,省去了電磁炮散熱的時間。

&nm主炮集火的物件。

儘管它開始瘋狂機動並尋找掩體,但恐怖的電磁彈丸還是毫不留情的在身邊飛過,前幾發落空後,第7發終於成功殺死了它。

幹掉了領頭血戟甲蟲後,其餘的數十隻黃甲蟲威脅便小了很多,在人類密集的炮火下紛紛化作碎片。

激戰中薪火號的裝甲被命中了不少電漿子彈,結果跟撓癢癢似的。

事實證明,當蟲子不以優勢數量發動圍攻時,尤其是在指揮者陣亡以後,其能造成的威脅將大打折扣,因為他們缺少必要的個體智慧。

交戰只持續了短短10分鐘便一邊倒的結束,陸峰如願以償的又得到了2枚星門秘鑰碎片。

趁著無人機打掃戰場的空檔,陸峰評估了一下戰艦情況。

發現除了兩門主炮需要散熱外,其他裝置一切正常。

主炮進入冷卻狀態是無法避免的事情,不過船上這兩門75炮冷卻很快,在進行一陣高頻射擊後,用不了多久就能冷卻完成。

散熱是所有先進武器都需要考慮的問題。

電磁炮雖然威力巨大,但對材料、能源、散熱等方面都有較高要求,儘管與同級能量武器比小巫見大巫,但用起來還是比較繁瑣的。

線圈炮是比較初級的電磁發射系統,其優點是造價便宜、簡單耐用、便於維修,在低質量領域與磁軌炮威力相差不是太大,綜合考慮更具價效比,因此常被用於小口徑電磁武器中。

像是妖精步槍,便採用了電磁線圈與傳統火藥擊發相結合的重接炮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