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學校的學生似乎停留在了八個,大約有一個多月,沒有新生入學。

王耕校長最近這一段時間,心思也都不在招生上。他努力想開礦尋寶,想透過追討五千畝土地,一勞永逸地解決學校的辦學經費問題,走出陽光學校的破局之路。

但是效果並不理想。

在與王書林書記去小青山村長家泡溫泉的過程中,他認識了小青山派出所所長黃奇志。這位所長很有創新意識,在城鄉結合部抓綜合治理很有一些辦法。

實際上,如果不是王書林在陽光學校任書記,王耕校長知道黃所長絕不會主動接觸陽光學校。因為過去的工讀學校不咋樣,但名氣很大。

避之不及,何談親密?

吃飯時兩人聊過一嘴,就是派出所也有這一類違反治安案件,或者不夠刑事責任年齡的失足少年。關沒法關,送給社群或村鎮進行矯治吧,又缺少專幹。

由於警力不足,對這類少年,即使帶回派出所也是教育為主,做完筆錄,能放則放。

除此之外,還有一類屬於託管的青少年。因為大部分中小學沒有寄宿條件,而留守少年越來越多,難免有困難找警察,也會有村民交來派出所。比如說前兩天,就有一位留守少年,跟著爺爺過的,爺爺去世,父親聯絡不上,這孩子就留在村裡,可是孩子連飯也不會做,東家一口,西家一口,管教就成了問題,如果陽光學校這類託管的孩子可以收,也算為社群綜治解決了大問題。

也可能說者無心,聽者有意。派出所這兩個生源渠道,仔細一想,還真的有意思了。

山城市現在派出所一百一十多個,管轄五區四縣。累計有近九十個鄉鎮。

如果每個派出所輸送一個學生,就是一百餘個。

王耕校長把自己的想法,與王書林書記一說,他拍案叫絕。“這個主意好,但是政治部不能強迫,也沒有辦法當任務,只能給各派出所打個招呼。”

於是,王耕校長又拉著王書林書記去見了一下吳長安書記。

吳長安書記聽了兩人的想法,也是贊同。目前中小學和家庭主動送學生,除了像童象這樣無法忍受的,幾乎沒可能。

而作為派出所,在處理一般治安案件中,對嚴重觸犯刑法而不夠追究刑事責任年齡的青少年,的確可以這樣做。但這也不能強行一刀切,該送到少管所或勞教所的,還必須要送。這裡面有一個界線把握的問題。

當然託管少年,陽光學校是最好的去處。

“你們先試一試吧,如果真的有效果,我們政法系統不妨下個檔案。”吳長安書記表態。

好,說幹就幹。

王書林書記先找了幾家派出所,打了聲招呼。

沒有想到當晚黃所長就給王耕校長打來電話,有一個小團伙,號稱“五大金剛”,敢不敢要?

這五大金剛與蠟筆小新徐新還多少有關,也認識。

那就是位於小青山附近的南工地的一夥小屁孩,這裡面除了有個樵夫小陶的十七歲,其他的基本都在十五歲上下。

為啥收五大金剛呢,他們學著舊社會江湖上拜過把子,即結拜成所謂的兄弟。

老大叫樵夫小陶,老二叫濤濤,老三叫爬牆虎,老四叫漢大吹,老五叫羊羊羊,真名朱陽陽。

這五個孩子,除了老二濤濤以外,個個都有綽號。

這五個孩子,除了朱陽陽是留守少年,父母打工在外,他跟著爺爺過。而前面四人都是城鎮戶口,卻不是原生家庭。

這五個孩子,除了朱陽陽在另一所學校,老大樵夫小陶已經輟學,另外三個是同一所學校的學生。

這個五大金剛,顧名思義,都崇尚義氣和彪悍。不論在學校還是社群都十分粗野,常常抱團打架,尋釁滋事。

但是他們也有同一個愛好,那是上網。在網咖裡結緣,在網咖裡形影不離,最後走到了一起。於是他們按照能打的程度,在結拜以後,分成老大、老二、老三、老四和老五。

老二濤濤與蠟筆小新徐新認識,兩人同齡,但比蠟筆小新徐新還能打架。他從小跟著表哥習武練拳,打架有套路。所以雖然年齡小,卻排行第二。蠟筆小新徐新曾經小學與他一起同學,對他十分推崇。後來小學畢業蠟筆小新徐新初中去了另一所學校,兩人分開,但聯絡一直都在。

老大叫樵夫小陶,是因為他家就住在小青山,屬於失地農民,雖然家裡轉成了城鎮戶口,實際上還是一個農村家庭,需要經常懷裡彆著一把鐮刀,為家裡打柴和割草。由於家境不是太好,早早輟學。他是小青山村的孩子王,身體敏捷有力氣,號稱十里之內無敵手,所以當了老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