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六章 發酵中(第1/2頁)
章節報錯
幾天以後的四九城,在輿論中心沉默了許久的徳芸社終於發聲。
徳芸社瀕臨失傳相聲專場從下週開始正式演出,為期一週!
此話一出,全四九城乃至全國的相聲從業者幾乎都是嚇了一跳,而觀眾自然是一陣歡呼雀躍。
在這個關鍵的時候,唯一可以和整個徳芸社站在一起的只有一種人,也就是他們的觀眾。
而觀眾最想要的大家都知道,那就是更好的節目,更多的演出。
徳芸社需要向外界再次發出聲音,也需要向社會證明自己的價值,而一名作秀的網紅完全不一樣。
而面對著主流的新相聲,對於傳統藝術的堅持和創新,就是對於徳芸社來說最大的大旗。
作為這個專場演出最一開始的設想者,其實從好幾年前就著手做這件事兒了。
尤其趕上郭桃兒本身也有這個條件,土生土長的津都人,從小就在相聲前輩的圈子裡學出來的,會的多,見得廣,也愛學、愛聽。
趕等到了京都以後,像是郭桃兒的師父金文聲,還有徳芸社的四老為沒少給郭桃兒提供幫助,各式各樣的相聲文字、音訊、都是攢了不少。
光陳歡語知道的,郭桃兒收藏的電子版本的音訊都有一到兩個t。
要知道這個東西它是音訊,不是影片,大家看著兩個人就演完的*****,清晰度高點的的幾百mb就出去了,到了現代幾個g的都有。
那相聲音訊,一段二十多分鐘的相聲,撐死了最多就是幾到幾十mb,雖然其中有很多的重複,很多同相聲題材的不同版本,但是也足以見其中收藏傳統相聲之廣。
更別說自從陳歡語和常元兩個人來了徳芸社以後了,一個候家一個常家,再加上還有幾個長輩的私藏,家裡邊雖然錢不算太多吧,但是相聲資料、資源那可是真的多啊,這幾處的一整理以後。
整個徳芸社的傳統相聲整理出來的數量,簡直堪稱恐怖。
所以一直以來,郭桃兒就想著辦一個瀕臨失傳相聲的專場演出的。
但是這事兒經過了於千和常元等人的勸說以後,卻是一直沒有辦。
沒辦法,這東西郭桃兒是好心,但是這東西傳出去就是在打主流相聲的臉。
人家那裡都說新相聲了,說著舊相聲都被摒棄了,轉過頭沒幾年,就你嚷嚷著我要復興繼承傳統相聲,我要救傳統相聲。
雖然這個東西並不能說完全是主流相聲的錯,這樣的相聲發展史也有時代所導致的。
但是真的能這麼開明的人有幾個?畢竟不管怎麼說,說白了現在的這批相聲從業者,都是說著新相聲有的現在地位,人家會不把你這個當成對自己地位的挑戰???那是不可能的!!!
這基本就是往所有主流相聲從業者心裡插刀子,而且插完還得扭幾下的感覺。
燃文
不過當然對於現在這種情況來說,事情既然已經如此了就還是顧自己吧。
相聲這門藝術其實和京劇一樣,都不是一門跟古老的藝術,相反它們其實都挺新的。
京劇誕生於清朝乾隆五十五年也就是公元1790年,四大徽班進京,距今也就不過二百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