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場雨,果然下了很久,足足過了四天,方才放晴。

楚雲也是因此意識到了觀察天色的侷限性。

他第一天判斷是再下兩天雨。

楚文才卻是透過玉匣記,判斷至少要下三天。

而他只有在第二天,繼續看天色,才能進一步判斷,還要下多久的雨。

不像玉匣記,直接就可以知道好幾天的了。

再加上,楚雲隱約記得,即使是穿越前,科技文明高度發達的二十一世紀,人們已經可以透過衛星觀察預測天氣。

但有時候,天氣預報還沒有黃曆預測的準確。

而黃曆上面的天氣預測,就是來源於玉匣記。

此外,楚雲還聽過一些關於玉匣記的傳聞。

傳聞這玉匣記,是由很多佔卜大師共同編寫而成。

也有傳聞,這玉匣記,乃是上古時期的神書,早在黃帝蚩尤大戰的時候,就已經有了。

而黃帝能夠戰勝蚩尤,就是因為擁有玉匣記這本神書,預測了風雨,借用天氣變化,打了蚩尤一個措手不及。

只不過後世,將黃帝神話,說他是有風神,雷神和雨神相助。

但不得不說,預測風雨,在軍事行動上,可以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

楚雲因此對玉匣記這本書籍,特別在意。

所以他從楚文才那裡,拿到這本書的竹簡後,很認真地看了預測風雨的部分,並將其背誦了下來。

也許玉匣記對風雨的預測,並不是很準,但能夠預測個大概,也很不錯了。

更何況,楚雲作為一個來自二十一世紀的軍醫,還可以利用天色的變化,讓自己的預測,變得更加精準。

下了四天雨,楚雲的大隊伍,也因此在平壩莊滯留了四天。

但這四天,楚雲除了看玉匣記,也沒有閒著,一直在帶著六十壯漢組成的私軍進行軍事訓練。

六十壯漢第一天沒有真正感受到本草綱目健身操的威力,儘管楚雲已經告訴他們,這些動作很不簡單。

他們卻還是覺得有些好玩,同時他們也不想讓楚雲覺得他們不行。

再加上,楚云為了讓他們的膳食合理些,為了給他們補充足夠的蛋白質,給他們六十人開了小灶,給他們的伙食加了肉,讓他們更加不想被淘汰。

所以他們第一天,足足練了五十遍。

五十遍啊!

什麼概念!

一遍六分鐘,都是三百分鐘,就是整整五個小時。

所以第二天,他們就感到全身極度痠痛,痛得爬都爬不起來。

楚雲早就預料到,他們會是這樣的反應,把頭天晚上就叫人做好的六十張黑色頭巾,分發給了他們。

然後他叫三個大戶長,暫時不要做早餐,而是把所有人都集中起來,圍住了六十壯漢。

楚雲說道:「十息之內,還沒有起來訓練的,就被淘汰了,我會另外選人代替你們,而且這一次,我不限男子。巾幗不讓鬚眉,我還要選女子。」

「如果你們不想失去每個月五十枚刀幣,一天至少有一餐肉的優厚待遇,如果你們不想被女人代替,讓大家覺得,你們連女人都不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