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大武國和星羅國境內,鋪設的水泥路長度,越來越長,交通變得越來越方便。

這使得無論是大武國,還是星羅國境內的五大楚軍軍營,都可以更好地相互聯絡,相互配合。

縱橫交錯的水泥路,就像編織成了一個牢籠,幫助楚國大軍,牢牢地控制了星羅國和大武國的貴族世家,讓他們翻不了風,覆不了雨。

到了這個時候,那些因為地理條件不允許,無法修建水泥廠賣水泥賺錢,為了改善自己領地內的道路,還得花錢購買水泥的貴族世家,終於意識到,楚國在星羅國和大武國建設水泥廠,鋪設水泥路,是為了利用便利的交通,加強軍營之間的聯絡和配合。

他們連忙給其他貴族世家寫信。

讓那些和他們一樣,沒有條件修建水泥廠的貴族世家,停止購買水泥,鋪設自己領地內的道路。

並讓那些有條件修建水泥廠,生產水泥的貴族世家,停止生產水泥。

並且還要所有貴族世家,破壞楚國已經鋪設好的水泥路。

為了說服這些貴族世家,他們還告訴他們,水泥路讓交通變得更加方便,會加強楚***營之間的聯絡和配合,讓楚國大軍,可以更好地控制他們。

那些和他們一樣,同樣沒有條件修建水泥廠的貴族世家,覺得有道理,倒是放棄了繼續購買水泥,在領地內鋪設水泥路。

但那些有條件修建水泥廠的貴族世家,卻是沒有讓水泥廠停止生產水泥,更沒有停止,在自己領地內,鋪設水泥路。

他們看了傳信,只是一笑置之,覺得這些貴族世家,是沒有條件修建水泥廠,必須從他們手上購買水泥,去改善領地內的道路,才故意那麼說的。

尤其是,他們看到,那些勸說要破壞水泥路的貴族世家,並沒有帶頭破壞,領地內已經鋪設好的水泥路,更別說楚國已經鋪設好的水泥路。

他們就更加如此認為。

那些寫飛鴿傳書,或者讓人傳信的貴族世家,面對這樣的情況,倒也不著急。

他們相信,只要沒有人繼續購買水泥,改善道路,水泥廠賺不到錢,自然就不會再生產水泥了。

但很快,他們就發現,他們錯了。

因為百姓感受到了水泥路的平整,雨天不泥濘等等諸多優點後,都強烈要求他們的領主,繼續鋪設水泥路。

還說,他們的領主,如果不答應,他們就離開,去投靠那些擁有水泥路的領主。

沒有子民,貴族世家只會空有領地和身份,什麼都不是。

他們當然不想看到大量的子民,離開他們的領地。

但他們,也不好直接用武力,鎮壓他們,不讓他們離開。

因為他們的私軍人數更少了,而且還有楚國大軍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