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成王敗寇(第1/2頁)
章節報錯
“中國古城牆歷史悠久,具有非同一般的意義,若是大範圍拆除,勢必會引來外界的批評……”
岡村適山一個勁的搖頭。
日軍高層並不是沒想過這個辦法。
擔心遭到外界批評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他們也不認為國軍有能力反攻。
之所以佈置兵力駐守,主要是為了應對游擊隊的不斷侵擾。
春秋兩季,還要不定期的進行掃蕩,這些都需要主力部隊參與,不可能只依靠戰意不足的皇協軍。
若是任由游擊隊發展壯大,早晚會成為真正的威脅。
“皇軍真乃仁義之師也!”
郭近儒豎起了大拇指。
岡村適山說道:“郭先生也的確是難得的人才。”
受到了主子的誇獎,郭近儒頓時來了精神,說道:“古語有云,三軍未到糧草先行。任何年代都一樣,行軍打仗,軍費是一筆龐大的開支,皇軍遠道而來,這方面肯定遇到了不小的困難,岡村少左,我說的可對?”
“困難是有一點。不過,大本營早有計劃,軍需儲備方面……即便再打上十年也沒問題!”
事實上,岡村適山是在說大話。
徐州戰役之後,日軍的軍需儲備就已告罄,他們現在完全依靠“以戰養戰”,簡單的說,就是利用戰爭獲取的人力﹑物力和財力,繼續進行戰爭。
以東亞共榮的名義,在佔領區實施強行攤派。比如,獻銅獻鐵、田賦徵實、以糧代稅等政策。
甚至於,在一些偏遠地區,整建制的搶掠事件也時有發生。
岡村適山當然不能說實話。
即便所有人心知肚明,這些話也不能從他嘴裡說出來。
郭近儒說道:“皇軍計劃周詳,令人佩服。若是軍費遇到了困難,可以效彷三國時期的曹操。”
岡村適山問道:“效彷曹操?這話是什麼意思?”
郭近儒說道:“曹操領兵南征北戰,時常為軍費所困擾。於是,在軍中專門設立了發丘中郎將,摸金校尉等軍銜,專司盜墓取財,以貼補軍費用度。古人陪葬之風盛行,尤其是皇家貴族,陪葬的金銀珠寶不計其數,五千年的積累,一代又一代,生生不息。毫不誇張的說,死人的錢和活人的錢大致持平。只不過,那時候勘探古墓的技術尚不成熟,盜取的多是一些名不見經傳的小墓,現在嘛……岡村少左,如果皇軍有此想法,郭某願效犬馬之勞!”
岡村適山愕然:“你是說、讓皇軍盜墓?”
郭近儒微微一笑:“有何不可?”
“盜墓比拆古城牆還惡劣,這要是傳揚出去……不行不行。”
岡村適山連連搖頭。
“只要選定地址,對外只說軍事演習,派兵在周圍警戒,封鎖一切訊息,怎麼會傳揚出去呢?”
“孫殿英盜掘東陵……”
“岡村少左,恕我直言,兩件事完全沒有可比性。況且,盜掘清陵本身就存在風險,滿人後裔眾多,很多人身居要職,他們肯定要反對的。”
“你的意思是說、避開清陵?”
“皇軍可以選擇長陵。”
“明朝的長陵?”
“沒錯。長陵是明十三陵中的祖陵,也是規模最大的陵墓,裡面肯定有無數的珍寶。”
“可我聽說,無人能找到長陵的入口……”
許延麟在一旁說道:“少左,郭先生對考古也頗有研究。”
岡村適山恍然:“哦,原來如此。”
郭近儒說道:“長陵位於北平,而北平在皇軍的掌控中,具體實施起來,其實並沒有那麼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