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足視察了二十多分鐘後,顧轍總算把十片隱形鏡片離心好了。

他先目檢一遍,把肉眼看上去就肯定存在散光不勻的不良品剔除掉,沒必要浪費驗光機的時間了。

剩下肉眼看不出問題的六七片,才上驗光機。最後居然還真就給他挑出兩片能夠和目前市面上大牌隱形眼鏡光學質量相差不大的貨色。

然後,他就把這兩片成功的樣品,給徐主任三人目測評估。

“這……這就研發成功了?”三人有些沒反應過來,顧轍剛才還說要研發到期末呢。

秦科長因為他女兒在家裡也戴隱形眼鏡,對這個比較熟,就拿起一片放到眼前仔細觀察,稍微評估了一下之後,問道:“這兩片,是按照多少度數做的?離心精確麼?”

顧轍“預設是按三百度近視做的。”

秦科長頓時露出一副“不出所料”的神色:

“那還真是巧了,我女兒戴的也是300度,那你這個精度質量看起來都不如依視路啊。這個真的有市場價值嘛?”

另外兩個視察領導當中,柳處長沒怎麼接觸隱形眼鏡過,便不予置評。

徐主任對化學還算懂,也接觸過,聽了秦科長的話後,也用專業的眼光審視了一下,用公允的口吻居中評判:

“確實,小顧,你目前測試的結果還不行啊。不過,我也瞭解過,離心法的因為只有單側模具限位,精度確實不如雙面限位的模鑄法。

秦科長,據我所知,目前市面上好像半月拋、月拋這些軟鏡低度的用離心法生產,便宜。半年拋甚至年拋的高度數、高硬度款,還是模鑄法的。

令嬡用的依視路是國際大牌,精度高也正常,不知是軟鏡硬鏡。如果是模鑄年拋,比小顧這個質量好,也是應該的,本來成本就差幾倍,不能這麼比的。”

在徐主任的解說之下,另外兩位不懂化學的,才算理解其中艱難,秦科長點頭道:“原來這樣……那小顧這個研究,還是很有前途的嘛,軟鏡能和外面疑似硬鏡的精度一樣高了。”

顧轍在旁邊,始終沒有辯解,他也不在乎這些看熱鬧的人怎麼看他。不過,當秦科長提到“疑似”硬鏡這個說法時,顧轍還是本著科普的態度,追問了一句:

“秦科長,看來你對於我的材料技術能否勝過依視路的軟鏡,還有懷疑。我是無所謂,不過,想要確定令嬡戴的是軟鏡還是硬鏡,有一個很簡單的辦法——

她的鏡片是完全透明的,還是帶有一些顏色的?如果帶顏色,那就絕對是模鑄法生產的,依視路目前也沒本事用離心法生產出染色隱形眼鏡。”

秦科長一愣,仔細回憶一下,他女兒帶的還真是帶點顏色的眼鏡,因為女生喜歡帶美瞳嘛,特地買的當世還很罕見的依視路大牌貨。

他不由好奇:“為什麼離心法不能用來生產染色的隱形眼鏡呢?”

問出這個問題時,他已經完全沒有架子了,純粹是一個為女兒配眼鏡的父親角色、想向商家的技術支援人員,瞭解一些產品技術原理、為什麼現有技術無法給他女兒提供更好的東西。

顧轍智珠在握地一笑:“很簡單的原理,目前包括依視路在內的所有隱形眼鏡廠家,使用的離心法凝膠材料,都無法做到在密度上跟鏡片染色劑高度一致。

而模鑄法是靜態凝固的,染色劑在鏡片膠體內均勻分佈,最後成品也會顏色均勻。而離心法是動態凝固的,要不停地甩,自然會導致密度大的東西被甩到外側邊緣、密度小的留在中間。

凝膠密度比染色劑稍大,最後甩出來的美瞳就是隻有中間顏色深、邊緣透明。反之如果凝膠密度比染色劑稍小,甩出來的美瞳就是中間白邊緣顏色深。這是目前依視路都不可能解決的技術難題。”

除非,他們能研發出一款密度和染色劑足夠近似、同時其他理化特性也完全滿足隱形眼鏡的新材料。

這款新材料還要有特殊的水合鎖水性、能在凝固過程中把染色劑均勻鎖住不分層……

技術細節說來太複雜了,一言以蔽之,那就是沒有顧轍的話,按照地球人原本的研發軌跡,至少要到2010年代才能搞定這種材料。

到時候美瞳的生產成本才會突然暴跌,廉價的離心法都能用來生產低度數的美瞳了。

不過,顧轍也不急著把一切都拿出來,他眼下還是先研發手頭的基本款新材料、找到客戶把授權費先收起來。

至於美瞳什麼的,明年再說也不遲。

三位領導聽得一愣一愣的,不明覺厲。他們感覺得出來,雖然不知道顧轍要幹什麼,但他絕對是有長遠規劃的!

眼下這個科研專案,絕不是一時靈感拍腦門定的,後面還有連招組合拳!

“是不是該給他弄點兒將來提前畢業之類的好處,拉攏他後續多跟學校合作……”徐主任和柳處長內心,竟不約而同地如此想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