陸幽幽等人趕到實驗樓圍觀的時候,正好趕上了顧轍在他租賃的實驗室門口維持秩序,攔著一些今天臨時來視察的院、校領導不讓隨便進,場面幾乎一度混亂。

顧轍也是沒辦法,他並不想裝清高,實在是他的實驗室裡,還有很多做了一半的研究,不能暴露過程和思路。

否則萬一讓別人受到了啟發、知道了實驗的整體策劃佈局,也模仿著跟他進行科研競賽,甚至投入數倍的人手和裝置,顧轍可沒把握絕對跑贏。

還是謹慎一點比較好。

而此刻被他攔在外面的,有校學工處的柳處長、本院化學系的徐主任,還有一位省廳基教處的秦科長——

顧轍並不知道,這位秦科長和柳處長,暑假裡的時候還幫他說過話,當時為了樹典型,把顧轍拉到了邱成桐獎學金的名單裡。

說來也是顧轍爭氣,這個典型居然越成長越拔尖,大一就能發《學報》英文輯的論文,還實打實搞出了一個似乎很有產業界前途的科研專案。

這讓秦科長他們不能不好奇,在看到媒體上的兩篇報道後,專門過來安排了一下視察,看看自己當初樹的典型到底成長到什麼程度了。

如今被顧轍攔住,他們肯定是有些不快的,畢竟他們內心還以顧轍的恩人自居。

不過強龍不壓地頭蛇,在竺院的地盤上,一切交涉還是要本院的徐主任出面。

徐主任也不想來客拂了面子,尤其秦科長是省廳來的,跑一趟不容易。柳處長那邊倒還好說,反正每天在同一個校區裡辦公。

但顧轍是以公司的名義租賃的實驗室,手續齊全,真有商業機密不讓看的話,學校也沒辦法。

徐主任就耐著性子跟顧轍講道理:“小顧,院裡也知道你的顧慮,國家和學校也都是注重智慧財產權保護的,不會侵害任何合作單位的權益。

不過,這也是一個展示成果、獲得榮譽的機會,希望你配合,儘量挑一些不涉密的實驗環節和研發內容,讓大家評估一下。”

徐主任的話裡,顯然還隱含了一層潛臺詞:校、院兩級也是想宣傳你,做得好了,以後榮譽接踵而來,還有其他好處。

顧轍想了想,錢他是不在乎了,獎學金這每學期兩萬算個毛線。但如果可以談談別的條件——比如將來提前攢夠學分、提前畢業,那倒是不錯的。

作為一個想要橫跨產學研三界的存在,學歷和科技界的名聲還是很重要的。他不想在大學裡混太多年,但該拿的榮譽一定要拿,而且要儘快拿。

正所謂華爾街有華爾街的鄙視鏈,波士頓有波士頓的鄙視鏈,矽谷有矽谷的鄙視鏈。

單一方面做到再強,如果不能在另外兩條鄙視鏈上也佔據話語權,依然是成不了真正的跨圈大佬的。否則華爾街早殺進矽谷或者同化波士頓了。

雙方一番短促地斡旋後,顧轍想到一個兩全其美的方案:“那就給你們看看我們用預製取好了的新配方材料、最終試產隱形眼鏡的環節,以及檢驗評估環節。

至於前置的材料配比區,你們就別過去了,也不能接觸其他實驗員。剩下的內容,我保證本學期結束的時候,你們再來、一定讓看。”

徐主任連忙居中打圓場:“那也行,秦科長,柳處長,反正你們也不是搞化學的,最後成品階段看個熱鬧就好,也不算白跑一趟了。”

雙方都能接受,也算皆大歡喜。至於其他閒雜人等,當然是被遠遠驅趕開了,不能圍觀任何具體技術細節。

實驗室裡,本來就被隔成兩個部分,顧轍就把吳丹青和孔超凡等人關在內間,連同聚穀氨酸和甘油醚交聯劑的配比裝置一起,不讓外人看。

這樣顧轍只拿剛配好的凝膠出來、直接上隱形眼鏡離心機,別人也不知道他用的是什麼材料,完全不會洩密。

而且,顧轍做實驗的時候,還特地把預配的原料自行單獨編號,編號規律只有他自己知道。

如此一來,哪怕是配料的孔超凡,也不知道“最後到底是哪一個配方生產出來的隱形眼鏡,效能可以超越現有技術”。

質檢確認成果的環節,只有顧轍親自掌控。

為此,顧轍還專門租賃了一臺類似眼睛店裡給鏡片驗光的機器,可以檢驗最後成品的光學鏡度、離心分佈特性。

做試產和檢測實驗的時候,顧轍還很注意一次性用十中配比連續生產十片,然後再統一驗光,進一步混淆視聽,讓旁觀者如霧裡看花。

秦科長柳處長徐主任三人,雖然對化學不是很精通,但畢竟也是懂一點工程管理、這些年視察下來見過不少高校科研專案。

看了顧轍有條不紊地排程,首先就對顧轍的專案管理能力高看了一眼。

“這個顧轍是個全才啊,不但親自實驗做得好、化學有天賦。連科研管理都做得那麼好,這放到那些新材料科研公司去,怕不是直接當個專案經理都行吧。”

三人心中如是暗忖,愈發驚訝不已。扶這個顧轍真是扶對了,將來絕對給學校爭氣。

沒辦法,顧轍自問在科研管理上不算有天賦,但吃多了豬肉,自然見過豬跑。前世二十年專利管理搞下來,如何防技術洩密已經是熟得不能再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