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格局小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作為大老闆,顧轍對於那些新進貨的高階實驗裝置、試產裝置,也沒必要親力親為每一個都熟悉操作使用。
相關除錯文件的形成,可以全部交給金燦。
但顧轍是個自律的人,總希望對全域性有更多掌控感,所以最初的幾天,他也免不了把每一步都親自做一兩遍, 也僅限於一兩遍,熟悉之後的重複工作,他就絕對不碰了。
這些儀器裝置,好多前世他也都接觸過,但都是2010年代之後的事兒了,說實話,如今的同類機器, 比他後世接觸的都要落後一代, 畢竟至少早了七八年, 多多少少會有區別。
而且顧轍前世退出一線研發工作也有十年以上了,涉獵的圈子又多,很多東西都忘了,確實需要溫故知新。
半天忙碌下來,時間很快到了傍晚時分,活兒是不可能一天干完的,顧轍也吩咐手下人收工,還讓葉小敏安排定了個包廂,請那些技術人員晚上好好吃一頓。
至於顧轍自己,就不去這種應酬了,他自己不自在,員工也會不自在。
吃飯這種場合,沒有老闆在場的才是真嗨,有老闆是受刑。
葉小敏只是管財務的,平時也不管這些行政的雜務,但週六行政人員不是不用加班麼, 才讓她客串一下, 這也不算亂使喚人。
打完電話之後,葉小敏知會了顧轍一聲,還遞了瓶礦泉水給他。
顧轍便隨口問起:“這些裝置,一共多少錢來著?忘了?”
葉小敏搖頭苦笑:“這兒一共七套科研裝置,最貴的就是蔡司的uvc輻射機和那個德國進口的鐳射衝擊裝置,一共快90萬美元了,還有五套其他儀器便宜點,但七套加起來也小200萬美元了。你這花錢的速度真是一點不比賺錢慢。
依視路10月份打過來的那筆錢,我大部分都花在這上面了,還有實驗室的其他擴建、基礎投入。
前陣子阿狸巴巴的馬老闆不是又給您打電話催過了麼,之前跟孫正意談妥了的300萬美元受讓3%阿狸巴巴股權的合作,他們都以為你不打算行權了。”
顧轍喝了一口水,做了個深呼吸,這才淡定說道:“讓他等著,說好三個月賬期就是三個月賬期,這個月我會行權的。
事有輕重緩急,依視路的錢分批到位,我當然要分批做事——其實,這也是為什麼我非得先做隱形眼鏡行業的材料科研,現在才進入聚酯鏡片行業的理由。
光是這些uvc輻射裝置和鐳射裝置的開支,就比當初做隱形眼鏡所需的離心機、驗光機成本高至少一個數量級了。
只有二十萬美元的時候,只能先研發隱形眼鏡材料,有了幾百萬美元的時候,才能開這個坑。對了,你對外記得我的口徑,把這些東西的用途,全部說成是我給幽幽家生意的研發任務準備的,當然,能不說就不說,這只是教你一個逼不得已時的說辭,有備無患。”
葉小敏點點頭,非常感激老闆的信任。看來自己雖然不懂技術,但是能事實上給顧哥當財務總監,在這些技術問題上的受信任程度,還是比那些博士生專家高得多的。
出於好心,她也忍不住用閒聊的口吻,跟老闆說了幾句心裡的關切:
“顧哥,你說現在才有本錢搞聚酯鏡片研究,這我理解。但是從財務角度來看,立項不能只看成本,也要看收益。
我不是很懂技術,但我覺得隱形眼鏡和框架眼鏡的市場規模,應該是一個數量級上的。可能框架眼鏡市場大一點,應該也不至於有十倍差距。
可是在研發成本上面,要搞出一塊新的樹脂鏡片材料所需的硬體投入和人員開支,似乎真的要比隱形眼鏡研究高一個數量級。那是不是樹脂鏡片研究的最終收益率,會大大降低呢?
一個是花幾十萬美元投入、最後賺回幾百上千萬美元專利授權費。一個是花幾百萬美元的投入,最後也就賺回一千多萬,或者可能有兩三千萬美元收益。雖然也很賺,可倍數上是不是沒那麼誇張了?”
一個不算腦力投入、只算實驗成本,能賺五倍的專案,也是很值得投資的了。換做其他圈內人,要是告訴他們有這樣的專案,能穩賺確保成功,絕對搶破頭。
但是到了顧轍這兒,不算腦力投入只算硬體投入、五倍利潤已經是很垃圾的專案了,他之前做的都是幾十倍暴利起步的。誰讓他最值錢的就是腦子裡那點乾貨呢,實驗硬體本來就相對不值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