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章 跟著我才有機會一起釋放生產力(第2/2頁)
章節報錯
撕破臉倒是不可能,畢竟要給鄭教授面子。
顧轍看著陳凡被剔除,也是心中慶幸。
他如果要招募趨炎附勢、不就技術論技術的人,其實完全可以等國慶節回來之後再招的。到時候他天元光學的美瞳首次投放市場、跟海昌繼續廝殺一番,有個結果,公司的名聲肯定會再上一個臺階,學校裡的學長學姐對他信心肯定也會更高。
但顧轍偏不,他就是要在商業前途還沒充分展露的時候,就把人招了,這樣找到的才是堅定的熱衷技術、就技術論技術的人才,而不是投機分子。
順風仗誰不會打?
但是隻會打順風仗的人,絕對不是堅定的歌命者,遇到逆風說不定馬上就變漢奸投敵了。
請走了一個刺頭之後,顧轍繼續對剩下的人說道:
“以後如果有機會,接觸多了,你們就會知道,我這人不在乎員工是否忠於我,但是得忠於他自己的事業選擇、學業選擇,忠於他自己努力的方向。
我不希望我找到的人,是把搞材料科研當成將來當學術行政官僚、或者獲得其他世俗領域名聲地位的鍍金工具。能力可以培養,不喜歡這一行可以直接走。”
說到這兒,顧轍停頓了一下,環顧一圈,發現沒人走。
他就繼續敲打:“這些話可能有些多餘,相信你們當年考研的時候,導師面試,你們肯定也都說自己是有志於科研的,而不是‘為了找工作才來讀研’。
但我還是必須說,到了天元科技,你的人生使命是什麼,或者說,你們跟著我,一起要實現的人生使命是什麼——
天元科技這家材料科研公司,從來沒打算發明什麼人類目前還造不了的高大上的東西,我們的目標,始終都只是深耕死磕人類已經能造的、市場很成熟的產品,所需的新材料。
我們的目標,是把已有的低效生產方式、低效材料工藝,顛覆式重做,把成本打骨折,打腰斬,膝斬,腳脖子斬。
把目前被困在這種低效勞動裡的勞動力,解放出來——別的不敢說,至少目前在低度離心法隱形眼鏡這個行業,我自問我做到了,
我們在國內,至少釋放了上千個低效工作崗位,減少了數百臺低效生產機器的重複投資建設。未來市場進一步發展,還可以再釋放數千個低效工作崗位。
在海外,我的技術主要授權給依視路,在可以預見的未來,依視路發揮的鯰魚效應,至少能在全球範圍內每年釋放上萬個低效工作崗位。
我相信,你們走上科研這條道路,有不少人都是奔著把人類從簡單重複的低效勞動中解放出來的想法的。
現在,我給你們這個機會,願意的人,都可以跟我一起釋放低效勞動,從一個行業釋放到另一個行業。去兩桶油,去央企,就算有錢,就算能做官,但你們一輩子也實現不了在我這兒才能實現的理想。”
顧轍這番話,總算把人群中少數有科學狂人傾向的人篩選了出來,他可以看到某些博士學長眼中的閃光和火熱。
確實,到央企的話,肯定一切工作都要保住小團體利益,不會隨便開人,不會任由科技進步淘汰落後產能,活得多憋屈。
這種事情只有跟著民企老闆做,才比較有希望。
人群計程車氣很快被調動起來,顧轍這才趁熱打鐵,把聚酯研究、化學沉積法研究和材料物理三個領域的博士,分別進行分組答辯,大致問了一下他們的專業水平、個人稟賦傾向。
顧轍也不好直接決定,免得得罪人。而是都說保證週末給明確的最終通知,而且他最終會招的人數將超過三人。
有些不是非常有野心、不追求當實驗室小老闆也願意幹的,只要水平還行,人格稟賦也契合,那也是可以用的。多僱兩個的人員開支顧轍還承受得起。
那兩組化學類的博士,顧轍自己就能輕鬆判斷出對方的能力高低,所以可以直接決定。
那三個來應聘的材料物理類博士,倒是稍微麻煩一點。
因為顧轍自己的物理水平不是非常高,肯定遠遠達不到物理學博士的程度。所以他問專業問題也不太問得出乾貨,便只好把這些人的面試放到最後,問一些更見人品和學習態度的問題。
當然,這些提問和篩選的理由,顧轍最後也不會公佈,哪怕他決定了用誰不用誰,也不會讓他們知道為什麼。
以免顧轍的判斷標準洩露之後,下次再招聘博士,對方有所準備,故意演一些偽裝的投其所好。
7017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