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不管比什麼都是碾壓(第1/2頁)
章節報錯
“沒想到孫先生這人爽快倒是挺爽快的,出讓點阿狸巴巴股份套現,居然隨便跟人聊聊就自己拍板了。”
聊完正事兒之後,顧轍也是好整以暇地讓人重新泡了幾杯咖啡,跟馬老闆又聊了一會兒閒話。
他不打算接受孫正意任何投資,對孫正意的理念也談不上多認同。但有一說一,顧轍唯獨對孫正意的“隨性莽撞”頗為詫異,尋常風投哪有那麼不著調的。
馬老闆拿起杯子抿了一口:“這有什麼,四年前他給我投錢的時候,也就跟我聊了五分鐘。後來他還在電視節目上損我,
說‘當時也沒看出馬桑有任何可盈利的商業模式,也沒看到有核心技術,但就是看他什麼都沒有還能忽悠住這麼一個團隊死忠於他那麼久,覺得這人有前途’,就給了我兩千萬。
說到底,投資是投人不是投專案,專案但凡是初生的新事物,那就都不能以常理度之。傳統的財務審視技術審視都不靠譜,關鍵要人靠譜。
今天孫先生對你印象不錯,尤其是參觀了你的實驗室和配套環境、看了你的在研專案,知道拉攏你有潛力,那就做唄。這種例子,幾年也沒一次的,正常情況還是需要反覆盡調、風險評估。”
不得不說,顧轍這邊的實驗室環境,還有其他一些配套建設,也確實發揮了一定的作用,關鍵是讓合作者看到了他對科技的狂熱和重視。
這個態度很重要,再加上顧轍已經做出來的那些技術,還有他談吐之中對科技展望的輕車熟路,給了人一種“這個年輕人未來絕對可以源源不斷研發出有價值的高科技”的印象。
當然,顧轍口頭上肯定不會落人下風,他雲淡風輕地調侃:“那不一樣,幾年前馬哥你還算一文不名,那時候你這樣的孫先生一年要投二十個。
現在你好歹稍微捧起來了,他賣起來還是眼都不眨,看來還是我給外人留下的印象更勝一籌。”
馬老闆直接一愣,沒想到顧著這麼狂,不過03年的他江湖地位也不算逆天,愣了一會兒後也就戰術退讓了:
“行啊,初生牛犢不畏虎,年輕人狂一點也好,希望你以後讓一切電視節目都保持這麼狂,讓孫先生賣你的3%阿狸巴巴股權別白賣。我都四十歲的人了,就不跟你們年輕人意氣之爭了。”
馬老闆也沒再說什麼,一行人最後是本著突擊考察的心態,留在天元光學的小食堂吃了頓便飯,然後閃人,表示相關協議週六之前會給顧轍發回來。
顧轍自己也陪著吃了,不得不承認,朱怡婷搞得還不錯,給科研人員開的小灶質量很好。
送走馬老闆之後,顧轍也不忘嘉獎了一下天元光學的管理層,額外派了一圈紅包,算是獎勵她們“近期科研服務建設做得不錯,在合作伙伴考察期間掙了臉”。
顧轍也不是不通情理之人,馬老闆送上門一個“300萬認購股權四年後變5000萬”的機會,雖然大部分都是顧轍自己努力應得的,但是打配合的下屬也要稍微分潤幾滴湯水。
管理服務做得好,獎勵幾萬人民幣的紅包還是可以的。以後也會形成慣例:大老闆大股東突擊檢查的時候,凡是表現好的,被抽查結果優異的,都可以幾萬到十幾萬不等。
意向談妥之後,此後數日顧轍便忙於梳理歸檔可以賣給依視路的專利技術。
拖到週四下班時分,阿狸巴巴和軟銀那邊的正式協議要約,也算是傳真了過來,讓顧轍最後確認一下條件。
顧轍回覆之後,雙方週五就簽了約。阿狸巴巴方面給顧轍三個月賬期、確保以目前協議裡已經議定的估值,給顧轍出資300萬美元認購3%阿狸巴巴對外轉讓股權的機會。
顧轍可以行權也可以不行權,選擇權在他手上。
反覆檢查無誤後,顧轍就簽署了。簽完之後,第二天就該是顧轍接受《今日說法》採訪的日子了,可見馬老闆也是用盡一切手段充分激勵顧轍在一切宣傳渠道上幫著雙方的共同利益助推。
……
03年,上一次央視一套的專訪節目,宣傳價值可是非常誇張的。
早在90年代前期,圈子裡就流傳著一句話:花200萬港幣,能做一件好事讓你的公司在新聞連播上露臉15秒,被提一嘴,就非常划算了。
後來隨著通貨膨脹、經濟增長、媒體也越學越懂行,這種機會都沒了。到了21世紀初,上一次《焦點訪談》,至少企業砸一兩千萬做善事搞公關。新聞連播裡一條相關資訊的開支,差不多也是這個量級。
這種電視媒體宣傳成本的持續上漲,一直能持續到06年,隨後在07/08高位橫盤,09年之後才開始下滑——
原因也很容易想到,因為06年優酷、土豆這些都出現了,但早期影片網站解析度還是不高,新聞資訊類節目的影片,還是看電視為主。09年往後影片網站質量有了新一輪飛躍,而且連逼站藤迅愛某藝也紛紛出現了,電視新聞才徹底進入衰退。
《今日說法》也是跟《焦點訪談》一樣的半小時專訪節目,但畢竟是午間檔的,收視率肯定低不少。前者只是央視一套收視率前十的節目,而後者是前三。
按照03年的行價,商事類法律事件的專訪,一期大約也價值三五百萬人民幣廣告費。而且這錢你想直接給也沒門路,得是“巧立名目積德行善”湊出一些值得報道的點。
這節目還特別專業,技術上也不好湊,每年至少九成的專訪案例,都是跟商業領域無關的,反而都是刑事類案子佔了絕對大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