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章 周公吐哺(第1/2頁)
章節報錯
3月23日,星期日。
方舟市城東,下沙開發區內,一座臨時租賃的小廠房。
這兒就是顧轍新成立的那家生產型公司的所在地了,註冊資本500萬,首期實際注資到位150萬,剩下的一年內籌措到位。
廠房面積不大,才幾百平米,帶一個無塵車間,還有幾間配套的辦公室、一間實驗室。
至於公司的名字,顧轍這次總算是走心好好取了一個,就叫天元精密光學,在其上還套了一層母公司,叫天元科技。
原先去年那個破爛皮包公司,以後就可以慢慢淘汰了,等隱形眼鏡研發做完後,其他科研專案可以挪到新的體系下慢慢做,也算是與“原始積累黑歷史”做個切割。
顧轍當初起家那家公司,搞過很多法務做局的事兒,那種事情,終究是讓人畏威而不懷德,震懾立威、顯示顧轍的手腕可以,用來做面向公眾的生意,就差點意思了。
顧轍心裡很清楚:一個人的人設過於高智商和陰險,對於合作伙伴來說,他們會怕你、又對你的實力有所期待、想要與虎謀皮跟著你從你的上升中分一點湯水。
但普通消費者就不會敬仰高智商的人了,他們只會厭惡高智商,缺乏代入感,甚至代入受害者視角。
所以2b和2c的生意,邏輯一定要隔離。顧轍這輩子也不會真的在2c的生意上發力,他知道他這種人不受烏合之眾的歡迎。
……
今天趁著週日沒課,顧轍也是在這地方收拾好之後、第一次親自過來驗收視察環境。陸幽幽也陪他一起來,還有幾個心腹同學隨行。
看著齊全的裝置、整潔的無塵環境,空落落的辦公室。他心中躊躇滿志,又千頭萬緒。
“這都快三月底了,招幾個人的事兒都搞不定,唉,新公司真是煩。”
招人物色團隊的事情,是陸幽幽在操心,葉小敏幫著核算成本,最終人選都是顧轍親自拍板把關。
陸幽幽也不是很專業,所以過程中免不了藉助專業獵頭公司,稍微給點錢,還有就是問她父親的公司借調幾個熟手過來幫襯篩選。
看著廠房裝置都差不多了,陸幽幽心裡也急,還有點自責,很是為難地傾訴著最近幾天遇到的難處:
“不是我不努力嘛,實在是之前定的招人範圍太狹隘了。我最近也跟我爸那邊的hr總監商量過了,也找獵頭討論了很久方案,要不還是換一個招人思路吧?你要是答應,下週我就換個路子。”
顧轍撫摸著新辦公室裡的總經理辦公桌,往轉椅上一坐,雙肘撐在轉椅扶手上,十指交叉作司索狀:“有想法就說,大家一起參詳參詳,你們也坐。”
葉小敏林靜靜徐嵩紛紛坐在對面的休息沙發上,陸幽幽則是直接往顧轍桌上一靠,拿出幾張表單,指著解說:
“目前最大的問題,就是隱形眼鏡行業的技術管理骨幹,在國內分佈太集中。因為這東西不用依託門店和市場分佈,只要遠端供貨就行。
框架眼鏡你得消費者選了鏡框之後、再裁切鏡片來適配鏡框,定製化程度高,生產和技術就比較靠近市場端,很多大城市都能養起在當地比較強的本土品牌。
隱形眼鏡沒這些設計依賴,海昌、依視路、博士倫,都是把研發生產設在魔都。小小一片鏡片,運輸成本忽略不計,卻能賣上百塊錢。全國哪兒的人都能買來直接用,他們不用把技術前置到各個城市。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那些身在魔都的隱形眼鏡行業核心技術管理人才,不肯來外地就業,我給他們開過雙倍薪酬的offer,他們看都不看。就怕離開了魔都,將來就離開了這個行業的核心圈子。
如果開再高的價格,那也不合適,成本確實太虧了,而且新公司其他崗位的員工肯定會心裡不服。
所以,要麼從相對不夠資深的普通技術管理人員開始招、我們自己慢慢培養,要麼就要接受稍微跨行一些——關鍵還是你太急,你要三月份招人、五月份就開工,否則我們可以慢慢培養的。”
陸幽幽這番分析,看得出來她最近也是花了很多時間精力學習瞭解過的。
顧轍點點頭:“那你就按照這個做啊,有接觸過本市那些框架眼鏡行業的企業麼?我們就在方舟市招人好了,這早就可以做了,不用請示我的。”
陸幽幽搖搖頭,把另一頁表格翻到最上面:“我確實有接觸過,但是看了一下,本市的框架眼鏡公司人才普遍質量也不行。毛源昌算是一百多年的老字號了吧?但技術人才儲備真不行。
這些傳統企業,最核心最重視的技術人才,都是光學打磨方面的,而我們的隱形眼鏡偏偏走的是‘低成本、不用二次打磨也能勉強實現二次打磨後的精度效果’這一賣點。
等於是老牌企業最專長的那部分技能,我們剛好完全不需要,換道超車直接繞過整條賽道了。我們得找那些‘不擅長打磨鏡頭、但擅長使用鏡頭’的近似行業來挖人。”
陸幽幽說到這兒,也沒法再提供更多有用的資訊了。畢竟她的見識只有這麼多,都是顧轍給她指一條路,然後她義務幫忙試試水,最後告訴顧轍走不通。
至於讓她自己舉一反三,現在還太難為她了。剛步入商界的女大學生,可不都是這麼一點點成長起來的。
“不錯,雖然沒把事情做成,但能總結出這個思路,也不算白忙。”顧轍肯定還是要以鼓勵為主,讚許地肯定其收穫。
別的高富帥的女朋友,大多還是花瓶廢物呢,他女朋友能實打實做點事,已經很滿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