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似乎把事情想簡單了(第1/2頁)
章節報錯
此後幾日,天元科技及其子公司天元精密光學,主要的工作任務就集中在了技術和銷售人才班底的搭建上。
顧轍指明瞭去天康威視找相關技術人才的路子後,陸幽幽執行力還是不錯的,又藉助了一些獵頭公司的情報資源,一週之內就把所需的人選都敲定好了。
當然,考慮到勞動法的相關限制,那些人跳槽也需要交接期,而且如果是相對重要的崗位,一個月都交接不完。顧轍又要求陸幽幽注意別破壞和天康威視的關係,速度就更慢一些。
好在,這些人也不用全部到位後公司才能開工,起步階段稍微少幾個也能運轉得起來。所有技術人員平均一個月時間可以上任,快的半個月,最慢一個半月。
具體細節,一時也無須贅述,顧轍只是確保每個技術骨幹他都親自面試過,跟對方談了一點使命願景價值觀,主要是讓對方相信他會在精密光學材料這條賽道上一直奮鬥下去,以後還有的是新技術可以讓他們倒騰。
如果是換個普通老闆來畫大餅,員工們肯定是不信的。但顧轍在方舟市這一畝三分地上,尤其是在科技界,最近風頭正勁。
哪怕骨幹員工原先沒在電視上看過他顧轍的事蹟,顧轍也能在新公司的會議室裡,主動把錄播放給大家看,讓大家充分意識到新老闆是個絕對年輕有為的存在、有雄心壯志也有科研天才。
如此一來,至少抹平了大家心中一部分的恐慌,把“這是一個皮包公司、初創草臺班子”計程車氣debuff給抵消了。
公司可以新,但只要老闆是牛人,跟著幹也會有前途的。
……
搞定全部技術人員後,時間終於進入了四月初。
顧轍總算可以抽出時間,再找一個週末,跟陸幽幽回一趟明州老家探親,順便把最後那個總經理兼市場總監的人選搞定。
這個順序也算是正常操作,因為新公司肯定得先有產品、確保生產環節不出問題,然後才用考慮銷售。
銷售人員哪怕比技術管理人員晚一個月到崗,都誤不了事。
陸幽幽之前忙著招技術人員,也沒時間閒下來跟顧轍專門談心。顧轍出於用人不疑的心態,也沒詳細追問她那位總經理的人選、到底是怎麼個履歷。
這天是4月5日,一個週六,也是清明節。出遠門的人似乎非常多,顧轍和陸幽幽一大早剛出方舟市區,就被難得地堵在高速上了。
顧轍也是鬱悶,在車上焦躁地用指節敲著車窗:
“靠,肯定是趕上去省城打工的會稽、明州人,趁雙休回家掃祖墳了。週六撞上清明節,堵成這樣。”
原本一個半小時的車程,這下估計至少開三四個小時,中午能趕回家吃飯就不錯了。
陸幽幽在一旁倒是顯得心態很好,還幫著安慰:“早該想到的,清明節又不會特地放假,每三四年才有一個清明節能恰好趕上週末,當然堵了。
聽說外面疫病越來越嚴重,後續封鎖政策肯定也會加碼,估計很多人都怕五一節不給出遠門,要回老家的都先提前回了。
好像我們學校也在討論,期中考試之後也要區域性封閉了。我們這種經常要請假去外地的,估計都不給回去上線下課,只能遠端線上自學。”
顧轍嘆了口氣,知道這些情況必然會出現,倒也沒往心裡去。
好在他三月份的時候,在校外不遠一個去年底剛建成的精裝新樓盤,名叫星洲花園的,看好了一套房子,果斷下手了。
就算後續因為要跑外地、學校不讓他回宿舍住、不讓去教室上課,他也可以自己居家隔離學習。
星洲花園那樓盤,是一家南洋李家坡來的開發商設計建造的,在03年的方舟市樓市上,還算是比較前衛新潮,配套設施也不錯。
當時東海大學的紫金港校區,還算是大城西鄉下,所以房子也便宜,精裝同樣只需要四千多一平米,顧轍六十萬就搞定了一套。
規規矩矩首付了三成,剩下七成當時做了個年限最短的按揭。
做按揭的時候,售樓部和銀行的相關工作人員都驚呆了,她們見過全款買房的,也見過至少按揭五年十年的,唯獨沒見過顧轍這種眼下缺錢週轉、但偏偏按揭年限又要按最低做的。
因為銀行能賺的利息很少,當時辦業務的人很不樂意,拿出警告條款讓顧轍注意:如果逾期還不上,違約的懲罰性利息會非常高,讓他慎重。
但顧轍堅持這麼辦,最後也就順利過了。銀行說白了就是在賭他沒法按期還上,賺點違約利息了。
只可惜,世上真有顧轍這種“永遠都是現在差錢、一年後就不差錢”的奇葩存在。
……
聊了一會兒讓人鬱悶的疫病資訊後,顧轍愈發覺得心情沉重,車上堵著又無聊,終於把話題扯到了工作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