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3.一波三折(第1/3頁)
章節報錯
農村的老人,都是每家輪流著養。
李華父輩兄弟姐妹四個。
父親李正國是老二,一個姐姐李冬梅,一個弟弟,一個妹妹,也就是李華的小叔和小姑。
倆人在城市裡生活,基本不回農村老家。
小叔和小姑和自己家關係還不錯。
只是最近這些年,來往比較少了。
再加上小叔算是入贅,小姑的物件是經濟最發達的城市松州本地人,因此有些瞧不上他們這些窮鄉僻壤的窮親戚。
所謂三年不上門,再親也不親。
李華都快忘了小姑和小叔長啥樣了。
老爺子一輩子都在花明村及周邊各村生活,老夥計們都在,所以不願意去城市。
最重要的是一身臭毛病,不喜歡洗澡,上廁所要蹲著,坐在馬桶上解不出來,所以去過一次城市,病了一週,奄奄一息,最後無奈送回來。
送回來的路上,大家都以為老頭不行了。
家裡羅老三都把棺材準備好,全村老少都等著吃席。
嗩吶班的班主和自己爺爺是結拜兄弟,更是帶著人在家等著吹起來。
結果一到家,老頭頭天交代完後事,第二天就變的生龍活虎。
去了趟醫院,醫生診斷了半天,最後下結論:屎憋的。
於是,原本要拆的旱廁,就這麼留了下來,成為他的專屬。
從那以後,再也沒人提接他去城市住的事。
小叔和小姑就以錢代養,每年給李華家一筆錢,算是補償。
老媽是個大氣的人,而且年紀比小姑子和小叔子大不少,剛進李家門時,倆人還上學呢。
娘走的早,大姐又早嫁,這唯一的嫂子就代替了母親的位置。
因此長嫂如母這句話,很符合老媽和叔叔小姑的關係。
雖然因為他們家庭的原因,偶爾也和老媽有些矛盾,但無傷大雅,總體關係還是很和諧的。
所以老媽說什麼也不要他們的錢,只說只要個給老頭買四季衣服的費用。
一年一家也就一千多。
大姑原本想著養老爹,然後分點弟弟妹妹的贍養費。
結果一算賬,一年養半年,只有一千塊錢,怎麼算都吃虧,於是也趁機提出,一年也給一千,她也不養了。
老媽不蒸饅頭爭口氣,和大姑吵了一架,最後說乾脆你就籤個父女斷絕關係,連錢也不給。
李冬梅也不傻,知道這玩意不能籤,但又想著不養,退而求其次,就簽了個一年給一千五,一次給十年費用,十年之內自己不養的協議。
結果頭年給,第二年就覺得自己吃虧了,想方設法,又以其他理由借了老爹一萬塊錢。
為此還很洋洋得意的給人炫耀,說自己十年花了五千塊錢,就請了個當教師的保姆養老爹。
這也是為啥她想要養老頭,還得和老媽打賭的原因。
而老頭也看清了形式,知道自己想要過的舒坦,得罪誰也不能得罪二兒媳婦。
老媽的話,在老頭面前比聖旨還好使。
羅老三天天拿這事說他,說二兒子這不是給他娶了個兒媳婦回來,是給他娶了個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