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已經用事實證明,其商業模式和產品定位,十分適配高校市場,拿下京城高校市場便是最好的證明。

既然商業模式已經成型,接下來要做的自然就是不斷復刻自己的成功就足夠了,只要拿下全國高校市場,那就是小黃車實現盈利的時候。

這個動人的故事成功打動了投資人,一舉為小黃車拿下了200萬美刀的融資,加上週東昇追加的100萬美刀,再次給小黃車團隊加滿了油。

雖然現在手頭現金流充裕的周東昇,完全有資格拿下這一輪融資,但是想要讓這把火燒起來,光靠他一家抬轎子顯然是不夠的。

要是他用力過勐,少了其他家資本形成合力,說不定這一波蝴蝶效應,會讓市場風向拐到其他專案上去,甚至催生出另外一家獨角獸專案來。

所以,周東昇只是選擇保住自己的蛋糕份額而追加投資,表示對專案前景的看好,還不準備變現離場的想法。

更何況,進場的還是資本圈內著名的抬轎子高手—金沙江創投。

別的戰績就不說了,就單論滴滴這個高階局,從早期尚處於萌芽的起步階段,就是由金沙江創投進場催熟的。

術業有專攻,作為資本圈內頂級的創業基金機構,本身就是專注於專案早期投資的高手,最擅長的就是以小博大。

而同樣的,在抬轎子這一塊,金沙江絕對是專業的,畢竟想要完成以小博大的操作來獲取收益,將蛋糕做大再套現自然是基本操作。

周東昇的行為準則一向是奉承專業的事交給專業的人去做,因此自然沒有任何理由阻止這麼一位職業選手的入場。

而有了老牌的頂級資本撐腰,小黃車自然也會進入更多資本的視野範圍內,得到更多的關注。

第一把火,將共享經濟概念引進了國內市場,博得了開門紅。

而第二把火毫無疑問是將共享經濟推向了新的高度,憑藉著遍佈大街小巷的共享單車,建立起了大眾對於共享經濟概念的認可,形成了市場基礎。

至於第三把火,自然就是共享充電寶了,經過前面兩把火的助力之後,共享經濟概念徹底被帶火,讓無數資本趨之若鶩。

沒能趕上前兩趟車的資本,自然要想方設法的蹭一蹭這一波熱度,因此任何跟共享概念沾邊的產品,都能夠得到資本的青睞。

而應用場景豐富,還有輕巧便攜等優點,讓共享充電寶成為了這第三把火,直接將共享概念燒了個精光,讓狂熱到失去理性的資本市場重新迴歸理性。

這三把火,基本籠括了共享經濟的前中後期三個階段,三者之間的關係無疑是相互成就,同時也是大勢所趨造就了其輝煌。

如果拋開時代大勢不談,單說產品需求那豈不是耍流氓?

就像順序反過來,讓共享充電寶打響第一槍,顯然只會落得一個專案夭折的結果。

強如騰達,微視這個短影片專案不也同樣倒在了黎明前的黑暗嗎?

………

ps:看到有人說共享充電寶,淺談下自己的看法,說得不好也正常,畢竟咱就是個小撲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