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嘛,總得教會這些人怎麼種菜才行。

周東昇接著說道。

“而隨著時代的發展,城市化的程序加快,大量人口集中到了城市之後,出行需求自然也與日俱增,大量出行場景的出現,僅靠地鐵和公交,顯然是無法滿足所有人的出行需求。”

“網約車,顯然就是迎合了一部分人的出行需求應運而生,隨叫隨到,方便快捷,然而一分錢一分貨,價格註定了這種出行方式,不會滿足普羅大眾日常的出行需求。”

“而這個時候,一輛可以隨取隨用的共享單車,是不是就有用武之地了?”

說到這裡,周東昇話鋒一轉,又點到開始的那個問題。

“那為什麼不隨手買一輛呢,對於城市原住民而言,隨手買一輛車來滿足出行需求,自然是理所當然的事情,因為這是剛需,無論是單車,電動車,還是汽車。”

“但是,對城市大量的流動人口而言,購置車輛來滿足出行需求顯然不是剛需,還需要負擔額外的維護費用,還要防止被盜導致的財產損失等。”

“如果哪天想要回家發展,還需要另行處置……”

周東昇隨便列舉了幾個可能和方向,手底下一群打工人深以為然的點了點頭,似乎還真是這麼個道理。

“所以,這個時候,一輛隨取隨用,不需要有任何額外負擔的共享單車,就有了使用場景,只需要付出一個低廉的價格,就可以獲得閒置資源的短暫使用權,這就是共享經濟!”

陸四方順著周東昇所說的話,進行了一番總結性的發言,說完陸四方的眼睛發亮,彷彿已經看到了這個專案之中的無限可能。

“而且,如果順著共享經濟這個概念延生,似乎也不僅僅侷限於單車這一樣閒置資源,似乎有更多東西可以進行嘗試,比如……書籍?”

“就像以前上學時候,門口的書店出租一樣,隨借隨還,看完一本再換一本,不過為了保證書籍不被損壞,還要收一份押金作為保障……”

“那麼老闆,這個共享單車,是不是也要收押金才行!”

要不然說陸四方有兩把刷子呢,順著周東昇的思維總結了發言不說,還非常靈活的舉一反三,以書店租書的例子,對共享經濟的概括十分貼切。

同時還將周東昇沒有提到的押金這個重點說破。

周東昇不由欣慰的拍了拍陸四方的肩膀,老氣橫秋的說道:“不錯不錯,不僅完全理解了我的意思,還會舉一反三了,這個書店租書的解釋,比我解釋的還要透徹,看來你上學那會兒,沒少呀!”

聽著周東昇的調侃,陸四方一臉正色的說道:“我可不敢居功,主要是老闆的功勞,如果不是老闆深入淺出的將共享經濟剖析的淋漓盡致,我也沒辦法這麼快理解……”

周東昇擺了擺手,“那是你悟性好,現在說回這個共享單車,經過我的瞭解,在京城,已經有創業者嘗試將其投放到大學之中使用,並且已經取得了不俗的反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