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紹大婚之日到來婚禮如期舉行。

大婚之日從天不亮開始,孫紹就開始沐浴更衣,然後在各種司儀的引導下如同提線木偶一般完成各種禮儀。

直到站在黃府門口,孫紹才感覺來了精神,畢竟今後一生相伴的人就在裡面。

一切都在有條不紊的進行,除了儀式繁瑣,倒也沒有發生什麼意外。

黃月英一身喜服,玉扇遮面,在黃承彥的攙扶下款款向孫紹走來,當黃承彥將黃月英的手交到孫紹手中的時候,孫紹感覺黃玉英明顯輕輕地顫抖了一下。

孫紹輕輕握了一握,這才牽著黃月英一步一步將其送進花轎,黃承彥看著女兒步入花轎,待花轎大紅布簾落下再也看不到女兒的身影,這才微微嘆了口氣,那一瞬間似乎感覺心都沒有了。

婚姻的雙方雖然都是大喜之日,但男方與女方長輩的感覺卻是截然不同的,畢竟男方家中從此多了一人,而女方家中從此少了一人。

黃月英自小便是黃承彥的掌上明珠,黃承彥對她的寵愛甚至遠遠超過了一般父親,幾乎是黃月英喜歡什麼就讓她做什麼,想要什麼就給她什麼。

如此寵愛了女兒十八年,如今一朝失去,黃承彥心中的失落可見一斑。

“公子與月英實乃天作之合,我知你不捨,但大喜之日承彥何必嘆氣?”

黃承彥卻是立馬換上笑臉,道:“你說得對,今日大喜之日,我實在不該如此,不該如此……”

黃承彥重複著這句話,幾遍過後臉上依舊掛著笑容,眼中卻是湧起熱淚,黃忠輕輕拍了拍他的肩膀,想要說些安慰的話卻不知如何開口。

由於經過的街道早已經戒嚴,迎親車隊很快便順利的到了太守府,並不是孫紹不願與民同樂,只不過如今群敵環視,孫紹可不敢冒險。

“桃之夭夭,灼灼其華。之子于歸,宜其室家……”

在主禮司儀讚頌聲中,孫紹與黃月英攜手緩步步入喜堂。

執事手捧金盆,盆中盛著清水快步上前,孫紹和黃月英各自將手伸入盆中象徵性的洗了洗。

這可不是金盆洗手,而是“沃盥禮”,表示新婚夫婦以清潔的身心進行後面神聖的儀式。

接著是“對席禮”,孫紹與黃月英對席而坐,表示二人以後便要一起生活,相敬如賓。

執事送上一大盤肉脯,二人分別淺嘗了一口,這是“同牢禮”。

執事再次送上一個一分為二的葫蘆,葫蘆兩邊用一根紅繩連線在一起,葫蘆瓢裡盛著苦酒,孫紹與黃月英分別拿起一瓢,將苦酒飲下,此乃“合巹禮”,寓意二人從此合二為一,永結同好,福壽共享,甘苦與共。

“合巹禮”成,孫紹起身親自解下黃月英頭髮上的紅纓,此紅纓乃是今日黃承彥親手為女兒繫上。

孫紹解下紅纓後舉起來向觀禮之賓展示,最後面向主位的一禮,主位上放著孫策的鎧甲,主位之下週瑜端坐,見孫紹舉纓而禮,他緩緩抬手示意禮成,此乃“解纓禮”,寓意黃月英自此便是孫家之人。

接下來便是眾人皆知的“結髮禮”,三名執事上前,左右二人各自剪下孫紹與黃月英一縷髮絲,然後放在各自合巹禮用的瓠盒之上,再由中間的執事將二人的頭髮用紅繩接在一起,然後將瓠盒蓋上,放在黃月英面前,“結髮禮”成,自此二人便是結髮夫妻,永不分離。

最後孫紹伸出手來,黃月英將素手遞上,二人執手相視,孫紹輕輕道:“執子之手,與子偕老,月英,此後餘生,我們一起度過!”

黃月英面若紅霞,卻勇敢的與孫紹對視,然後輕輕“嗯”了一聲。

孫紹緊握著黃月英的手,二人一同起身向賓客行禮,然後向主座上孫策一起恭恭敬敬行了三禮。

“禮成!”主禮司儀大聲唱喏。

“恭喜大人,恭喜夫人!”喜堂之中絕大多數都是長沙官員,此時不約而同慶賀道。

“紹兒如今已經成家了,我由衷為你高興,你父親在天之靈此刻一定正在開懷大笑。”周瑜走過來,臉上盡是欣慰之色。

“多謝叔父!若非叔父,侄兒哪有今日!”孫紹由衷的感激道,然後與黃月英一起向周瑜行禮。

周瑜安然受之,然後輕嘆道:“來長沙多日也不曾與你暢談,還請紹兒不要見怪。不過我觀長沙已經步入正軌,也無需我再多言。今後的路,就有你們自己去走吧!”

周瑜來到長沙之後為了避嫌一直閉門謝客,只在孫紹冠禮和婚禮上兩次現身。

孫紹知道周瑜的的立場,如果為了離間他與孫權的關係,孫紹可以假裝偷偷去見他,然後故意被人知曉。

但孫紹並沒有這樣做,因為那是恩將仇報。對於此事,叔侄二人心知肚明,周瑜對此也頗為欣慰。

周瑜說完祝詞,便退到一邊,讓孫紹接收其他人的祝賀,不久便離開太守府,然後帶著朱然一起離開長沙回柴桑去了。

輪到孫賁祝賀時,孫紹第一次對孫賁露出好臉色,在孫賁祝賀完之後,微笑著答謝道:“多謝伯父,伯父何日離開長沙,還請務必讓侄兒一送!”

孫紹此言雖然是笑著說的,但話中卻有逐客之意,饒是孫賁久經世事,也氣得臉色發青,倒是孫賁後面的年輕人面露思索之色。

接受完眾人的祝賀之後,孫紹與黃月英便攜手步入洞房,在場賓客就由蔣琬、潘濬、淩統等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