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八章 蔣琬陳情
章節報錯
連續兩天的所見所聞,讓呂蒙心底冒出一個想法來:“難道真是主公太多疑了?孫紹與周瑜其實都沒有與主公為敵的意思?”
這個想法一旦冒出來,呂蒙就越想越是這麼回事,特別是關於周瑜,呂蒙跟在周瑜帳下數月,對周瑜賞罰分明的治軍以及大公無私的作風都敬佩不已,若說他都會行悖逆之事,那這天下還有誰能信得過呢?
他也從沒有發現周瑜對孫紹有過任何幫助,唯一一次促成孫紹入主長沙讓他覺得周瑜卻是背叛了孫權。
現在反過來想一想,周瑜讓孫紹來長沙的用意,會不會是想將孫紹逐出江東核心勢力圈,避免叔侄二人正面衝突呢?
呂蒙決定去見一見孫紹麾下的重臣,目前長沙城中算得上重臣的也就黃忠、潘濬、蔣琬三人。
呂蒙少年得志,原本是看不上這幾個人的,在他看來這三人文不成武不就,比起江東才俊差了不止一籌。
黃忠,年過半百,頭髮花白,還被孫紹生擒活捉了兩次,戰績實在是慘不忍睹。
潘濬是原武陵郡的佐官,也是一員降臣,武陵郡甚至都沒有派人來贖回,可見其並不重要。
最後一個蔣琬,之前見孫紹的時候也見過一兩面,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一股書生氣撲面而來,看起來也是其貌不揚。
不過為了更好的完成孫權的任務,呂蒙還會決定去見一見他們。
黃忠、蔣琬、潘濬等人早就商量好了如何讓呂蒙輕視他們,因此當呂蒙與他們見面的時候,他們也極盡藏拙之能事,不漏半點鋒芒。
一個人要想出頭或許很難,但是要藏拙,特別是在一個原本就看不起自己的人面前藏拙,那確實不是什麼難事。
此時的呂蒙畢竟還是太年輕,沒有經過挫折,沒有潛心學習,雖然也是一員良才,但比起之後大都督的眼光和氣度,還是相差太多了。
與黃忠、潘濬見過之後,二人成功的給他留下了不堪大用的印象,這時候呂蒙來到今天最後一站蔣琬府邸。
蔣琬門吏知道是呂蒙之後立馬進去稟報,不過卻久久不見裡面有何動靜,就在呂蒙等得頗為不耐的時候,蔣琬府中門大開,蔣琬高冠博帶,拱手而迎,口中高呼道:“有朋自遠方來,不亦樂乎!呂將軍能來,寒舍蓬蓽生輝,快快裡面請!”
蔣琬以儒家之禮相迎,其禮儀之周正,儀態是端莊,彷彿是在舉行一場神聖而有莊嚴的儀式。
呂蒙在武將中也屬於文武雙全之列的,不過如此正式的儒家禮儀對他來說還是太過繁瑣精細了,而蔣琬卻似乎是為了表示隆重,在禮儀上一絲不苟,弄得呂蒙反倒有些不知道如何進退。
好不容易才將禮儀做全了,蔣琬這才邀請呂蒙入府,並設宴招待。
酒宴上蔣琬依舊是一絲不苟,禮儀周全,呂蒙實在太過彆扭,最終面紅耳赤的說道:“公琰先生禮儀周到,然呂蒙實乃一介武夫,實在是消受不起,還請先生隨意一些!”
蔣琬神情頗為尷尬,愣了幾息這才訥訥道:“公子再三叮囑要盛情款待將軍,是蔣琬考慮不周,還請呂將軍不要見怪!”
俗話說禮多人不怪,呂蒙豈能真怪蔣琬,只是如此一來不僅是蔣琬顯得迂腐,更顯得他呂蒙的不知禮儀,讓呂蒙也不由得面色發熱。
不過蔣琬免去了那一套儒家禮儀後,倒是顯得談吐不凡,二人寒暄了幾句,談話也漸入佳境。
呂蒙注意到蔣琬言必子曰,話不離經,既顯得其儒家經學造詣不凡,同時也是他整個人都充斥著一股子書生意氣。
呂蒙拐彎抹角的問及蔣琬為何會投奔孫紹,又為何會得到孫紹的重用,蔣琬答道:“子曰,仁者,愛人!我從公子,皆因其仁也。公子仁心仁德,不忍天下難民流離失所,不僅收而養之,還給其田地,減免賦稅,使其能夠安居樂業。為此公子不惜開倉放糧,融兵為農。以我觀之,如此仁主,天下再無第二人也!”
呂蒙驚訝道:“開倉放糧我亦有所耳聞,卻不知這融兵為農是指何事?”
蔣琬撫掌讚道:“公子入主長沙即迎來數萬流民,為了讓他們趕上秋種,下令將府庫中所有的鐵均打造為農具供流民租借使用開墾荒地。不過長沙鐵少,即便用盡庫存之鐵農具依舊不夠,於是公子下令將庫中多餘的兵甲投入熔爐,將其化而為鐵,再鑄成農具!如此一心為民,可為仁否?”
盡是這般融兵為農,呂蒙心中大為震撼,不過卻是暗罵孫紹暴殄天物竟至於斯,口中卻是附和道:“仁,公子真仁者也!”
要知道即便是最簡單的一副札甲,那也要經過工匠數日之功,甲冑在現在這樣的亂世之中是僅次於糧食貴重的存在。
這個孫紹竟然開倉放糧,又融兵為農,當真是將亂世最寶貴的兩樣資源肆意揮霍,什麼天下第一仁者,實乃天下第一蠢貨!
蔣琬見呂蒙附和,更是喜上眉梢,興奮的說道:“我曾聽公子無意間說起,他最大的夢想就是要讓治下百姓安居樂業,人人有其居,耕者有其田。公子入主長沙一來,所行種種,皆為此願!如今長沙雖然窮困,不過我相信在公子的治理下,不出十年,定然能夠達成此願!”
呂蒙心中腹誹:“十年……就孫紹這般敗家,十年早就被其他諸侯吞的骨頭都不剩了!”口中卻不停的讚歎孫紹仁義。
兩人對著孫紹一頓吹噓,呂蒙又問道:“剛才公琰先生說的是公子十年之願,卻不知十年之後,公子又有何打算?”
蔣琬聽呂蒙問起這事,幽幽嘆了口氣。呂蒙見蔣琬剛才還興致勃勃,突然又長吁短嘆,不由得好奇道:“先生何故嗟嘆?”
蔣琬看了呂蒙一眼,忽然眼神一亮,就如同溺水之人看到了救命稻草一般,竟然不顧失禮起身拜道:“呂將軍,在下有一事相求!”
呂蒙連忙跟著起身,奇道:“先生有事但請說來,若呂蒙力所能及,定不敢推辭!”
蔣琬行了一禮,這才語帶懇求的說道:“將軍乃是代表討虜將軍而來,還請呂將軍替公子在討虜將軍面前替公子陳情。公子蝸居吳郡時候確實心有不甘,不願為籠中之鳥,所以才拼盡全力想要外出。如今公子入主長沙可謂得償所願,原本是心滿意足,只不過討虜將軍似乎對公子頗有誤會,數月來不曾有隻言片語傳於公子,甚至將軍所轄豫章,對長沙亦是戒備頗重,如此種種,讓公子極為焦慮!”
蔣琬一口氣說了許多,緩了緩繼續說道:“公子知道討虜將軍定是因為他擅自行動,以為他對江東懷有二心,然而公子絕無此意啊!公子所求,一為自由,二為學有所用,絕無其他想法。討虜將軍如有所令,公子決計不敢不從,如此真心,公子早就想呈與討虜將軍,只是不得其法,將軍今日到此,如能將此情陳與討虜將軍,使江東與長沙重歸於好,則長沙辛甚,江東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