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六章 兄弟之辯(第1/2頁)
章節報錯
蒯良甚至想過蒯越說的這個人是不是劉備,不過劉備雖然名聲在外,世家大族卻看不起他,當初徐州糜氏為助其成事可謂毀家紓難,劉備能夠站穩徐州糜氏功不可沒,但隨著徐州陷落,劉備失去了根基,糜氏不僅從當初的徐州首富到現在家境一般,在劉備陣營中也不過是一般地位。
而且劉備成名已久,其手下文武都是跟隨其數十年的班底,他們過去一樣也只能給這些人伏低做小,這絕不是蒯氏想要的局面。
當初劉備投奔荊州的時候,兄弟兩個就討論過此事,所以剛才蒯良才直接說出了遠在江東的孫權,而不是近在眼前的劉備。
“長沙孫紹……”蒯良重複著這個名字,若不是蒯越加了長沙兩個字,蒯良甚至都沒有想起來這人是誰。
蒯良久在襄陽,關注是劉表、劉備以及蔡氏動向,往遠了說是北方曹操和江東的孫權,對於孫紹,他甚至沒有詳細瞭解過此人。
“若非異度提起,愚兄幾乎忘記了這個名字!”蒯良搖頭道,“不知此子何德何能,能夠入得了異度之眼?”
蒯越笑道:“兄長不經意間就說出了此子不凡之一啊!”
蒯良愕然道:“異度此言何解?我對此人並無半點了解!”
蒯越正色道:“兄長,亂世征伐,在實力不濟的時候能夠明哲保身,韜光隱晦,讓所有人都注意不到自己,這何嘗不是一種能力啊!”
“韜光隱晦?”蒯良捋了捋頜下長鬚,想了片刻,才答道:“異度所言極是,孫紹先是出其不意奇襲江夏,然後馬不停蹄奔襲長沙,此兩戰皆以少勝多,並且打敗的都是成名已久的沙場宿將,有此兩戰,足見其能!如此出色的人物,卻在兩戰之後銷聲匿跡,避開了所有人的視線,確實可疑!”
“兄長明鑑,確實如此!若非我在江陵就注意到他,來到江夏後又唯恐重蹈黃祖覆轍,對長沙多有打探,我也會將其忽略啊!”蒯越搖頭感慨道。
當初黃祖鎮守江夏,蒯越在江陵,江夏被破後黃祖寫信向蒯越求援,蒯越卻從孫紹的用兵習慣推測出其極有可能奔襲長沙,並且快馬向劉磐示警,可惜孫紹卻先人一步,奪了長沙。
長沙失陷與江夏相比實在是不值一提,因此襄陽的高層將所有的注意力都放在江夏和周瑜身上,都忘了江夏、長沙之失孫紹才是罪魁禍首。
只有蒯越不同,他的目光始終放在孫紹身上,一來是因為孫紹的計劃明明被自己看破,長沙卻依然失陷了,讓蒯越極不服氣;二來,孫紹用兵喜歡冒險用其,蒯越如今在江夏與長沙只有一江之隔,他可不想自己成了黃祖第二!
蒯良此時也來了興趣,催促道:“孫紹不是孫權麾下一郡太守嗎?異度還有何發現,快快一併道來!”
“以前我也將其當做孫權麾下將領,甚至我還曾懷疑過江夏之謀出於周瑜,不過現在我可以肯定孫紹與孫權絕非一條心,甚至二人關係頗為緊張!”
“何以見得?”
“首先是孫紹在江夏及長沙所獲,全部被他收入囊中,甚至江夏黃祖數年積累的財富,都被他運到了長沙!江東雖然是私兵制,但如果孫紹真是孫權部將,怎麼敢如此明目張膽的貪得無厭呢?”
“言之有理,不過如果孫紹當真是利慾薰心之輩呢?”
“孫紹如果是利慾薰心之輩,如何能夠棄江夏而取長沙呢?要知道江夏乃荊州重鎮,絕非區區長沙下郡可比!而據我調查所知,孫紹甚至在還沒有取下長沙,就秘密將江夏的財富向長沙轉移了。由此可見兩點,一者,其絕非利慾薰心之輩;二者,先奪江夏再取長沙是其早就謀劃好的。如此運籌帷幄的能力,天下間恐怕只有曹操方能出其之右啊!”蒯越眼中再次露出讚賞之色。
此時連蒯良也悚然動容,在他看來江夏與長沙之戰有很大的運氣成分,但如此兇險萬分的計劃卻成功了,並且如果還是由孫紹早就策劃好的,那其制定戰略計劃的能力以及對計劃執行細節的把控能力,就要重新估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