鄧艾沒有直接回答黃忠的話,而是說起了孫紹曾經做過的事情:「主公沒有一兵一卒,想要奇襲江夏,於是說動了徐將軍,徐將軍遂攜柴桑全軍兩千人白衣渡江,潛伏在江夏城北樹林中,想要伏擊襄陽車隊並假扮車隊的人混入江夏。只是他們在林中足足等了三天也沒等到襄陽來的車隊,此時徐將軍依舊願意相信主公,但將士們卻多有怨言,有潰散之虞。主公那時候向全軍承諾,江夏城破之後,以江夏府庫三成財物,重賞全軍。全軍士氣大振,後來攻破江夏,主公果然拿出府庫三成獎賞全軍,這隻軍隊,就是後來的破軍營!」

黃忠自然知道此事,他也知道鄧艾這時候將這個事情拿出來說,就是要激勵眾將,讓眾將相信荊南軍的獎賞承諾絕不是空口白話,是一定會兌現的。

要知道那時候孫紹一窮二白什麼都沒有,好不容易拿下江夏,這本該是孫紹的第一桶金,但他卻毫不吝嗇,直接分出了三成賞給將士們,可見其出手闊綽,並且有諾必踐。

劉聵、張嶷、張翼聞言一陣嘖舌,他們聽說過江夏之戰,聽說過當初孫紹以區區兩千之眾,攻下了周瑜三月不曾拿下的江夏,卻沒想到這其中還有這麼一段故事。

鄧艾繼續說道:「當年主公奇襲江夏後,又馬不停蹄,孤軍深入轉戰長沙,那時候剛剛攻破長沙城門,還未能控制長沙城,大將霍峻便領兵來援,若是讓他們殺到長沙城下,全軍恐有覆滅之危。那時候甘將軍為黃老將軍所傷,主公便親領三百錦帆精銳,去阻攔霍峻的兩千援軍。臨行前,主公慷慨陳詞,並鄭重許諾——此戰凡參戰者,賞良田百畝,傷殘者,賞賜翻倍;陣亡者,撫卹三倍!此戰,主公再次大獲全勝,並且以錦帆軍為基礎,建成了現在的長沙水軍!」

眾將又是一片譁

然,長沙之戰作為孫紹奠定根基的一戰,隨著孫紹如今強勢崛起,這兩戰也被傳的神乎其神,他們沒想到那時候孫紹也曾遭遇過如此險境。

鄧艾在這個時候將這段往事說出來,同樣是激勵在座的軍官們不要害怕眼前的困難,要有戰勝困難的勇氣。

說到長沙之戰,眾人議論完又個個面色古怪的看向黃忠,因為當初孫紹攻破長沙時,黃忠就在長沙,並且射傷甘寧的也是他。

黃忠只要用笑容掩飾尷尬,佯裝不悅道:「士載,你好好的說長沙做什麼?老夫也就是不幸遇到了主公,若是別人,看老夫不在他身上射他七八個窟窿!」

眾將聞言莞爾,剛才被劉聵提出的問題弄得低沉的氣氛,也重新熱烈起來。

張嶷、張翼兩個年輕小將聽了孫紹這兩戰的表現,對孫紹崇拜不已。

劉聵則是好奇地問道:「主公賞賜如此闊綽,可當時的長沙分明不過一下郡而已,主公哪來的這麼多錢財?」

黃忠、鄧艾和楊雨同時笑了起來,楊雨道:「長沙當年確實不過一下郡而已,可主公只用了五年,便讓長沙改頭換面,如今長沙百姓個個吃穿不愁,咱們軍中待遇更是連曹軍都比不上!且不說軍餉比他們多,咱們行軍打仗的乾糧也是當世第一,此外就算不是戰時,咱們也從來不缺肉食,咱們還有專門的醫療營,咱們用的藥預防刀創感染的酒精,只怕曹操都沒享用過。」

楊雨越說越自豪,這份自豪很快就感染了年輕的張翼、張嶷,張翼羨慕的說道:「讓你說的我當真有些羨慕你們了。」

楊雨心道,那是你還不知道我們特戰營的待遇,不然只怕要流口水了。

鄧艾卻拍了拍張翼的肩膀,道:「何必羨慕,咱們現在已經是一軍袍澤了,不是嗎?」、

張翼激動的連連點頭不止,張嶷出身普通,卻對長沙百姓的生活更感興趣,楊雨於是又給張嶷講長沙百姓生活是如何富足,說完後見張嶷將信將疑,楊雨拍著胸脯道:「你別不信,因為我家就是當初從江夏流落到長沙的,後面家裡日子越過越好,我家父母對主公敬若神明,聽說主公招收娃娃兵,便將我送去了,那時候我才十三歲呢!」

張嶷感慨道:「荊南百姓何其幸福,若是主公為益州之主,咱們益州的百姓是不是也可以像長沙百姓一般,幸福富足啊!」

張嶷說完,張翼、劉聵都不由自主的點頭,就連嚴顏也露出神往之色,他們都是江州本地人,特別是嚴顏,他在巴郡紮根多年,軍民敬仰他,他也一直想要讓巴郡百姓生活富足吃穿不愁。

但他只會帶兵打仗,如何提振民生卻是一竅不通,以前他還覺得巴郡百姓在他的庇護下過得不錯,聽說了長沙百姓的生活後,他才知道巴郡百姓也就比益州有些地方好一點而已。

話題討論到這裡,眾將都堅定了抵抗到底的信念,黃忠對現在軍官們的狀態很滿意,於是趁熱打鐵,宣佈不僅要將軍中財物全部犒賞士卒,並且此戰將效仿孫紹當初在長沙城外的承諾,參戰者賞地百畝,傷殘者翻倍,陣亡者,三倍撫卹!

眾將又驚又喜,有了如此重賞,還有戰後的許諾,他們只要將這個訊息帶回去,不用他們怎麼鼓舞士氣,士兵們都會自己與益州軍拼命。

為了讓士兵們相信黃忠的承諾是有用的,並且讓他們有更多的勇氣面對困境,黃忠也下令眾將回去必須將孫紹的兩個案例講給所有計程車卒聽。

眾將轟然應諾,然後各自回營,宣傳孫紹面對困境的事蹟以及黃忠許諾的重賞。

軍中是最崇拜強者的地方,對於現在的江州軍來說,無論是射術神乎其技的黃忠,還是他們從未謀面的主公孫紹,都是他們崇拜的物件。當孫紹奇蹟般的戰績在軍中傳揚的時候,士

兵們對孫紹的崇拜就更加強烈了。

次日,黃忠便兌現承諾,將軍中攜帶的錢物全部犒賞給士卒,這起到了徙木立信的效果,讓士兵們對昨天軍官們的話更加深信不疑。

江州軍也都是巴郡本地的子弟兵,他們曾經畏懼敵軍的強大,但現在無論是為了犒賞還是黃忠許諾的土地,又或者為了讓巴郡百姓都能像長沙百姓一般生活,他們都做好了決死一戰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