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六十一章 重賞信諾,軍心可用(第1/2頁)
章節報錯
張任蓄謀已久的攻勢雖然功虧一簣,但他也看出來江州城中的守軍已經非常疲憊,張任本不想給城中守軍任何喘息之機,但士兵們對生石灰畏懼不已,紛紛出現了畏戰的情緒。
其實真正被生石灰所傷的也不過兩千多人,對於一支十萬人的大軍來說,兩千人並算不上多大的損失,只是目睹了現場詭異以及逃回來計程車兵的慘狀之後,士兵們都十分畏懼這種死法,這才導致士氣大降。
張任也不敢太過逼迫,決定先尋找石灰粉的破解之法。
石灰在中國其實早有應用,甚至在孫紹之前,靈帝時期有一任叫楊璇的零陵太守,就曾經將生石灰用於作戰,並且大敗賊軍,取得了極好的效果。只不過這種戰法畢竟只是極為特殊的案例,當時道路艱難,資訊傳遞不暢,所以張任並沒有聽說過。
孫紹其實也不知道這段歷史,只是科技院在研究水泥的時候,燒製了大量的生石灰,孫紹知道生石灰強大的殺傷性和難以預防的特性,將其大規模應用於荊南的守城戰中。當初劉備攻打武陵的時候,就在石灰上吃了不小的虧。
這次伐蜀,因為以進攻居多,因此伐蜀大軍攜帶的生石灰並不多,孫紹知道曹操南下後,制定了江州防禦策略,他知道生石灰在守城戰中的巨大威力,下令將所有的生石灰在運送江州糧草的時候一起送了過來,這才在關鍵的時候,發揮了巨大的作用。
張任在帳中仔細回憶當時戰場上的情況,苦思破解生石灰粉的辦法,沒過多久,他就找出了剋制生石灰粉的辦法,一個是風,一個是雨。
風可以吹散粉塵,若是能夠站在上風向進攻,則可以最大程度的減少己方士兵受到生石灰粉的傷害,同時還有可能讓守軍自討苦吃,嚐嚐生石灰粉的厲害。
但順著風勢進攻也有一個缺點,那就是隻有一面城牆能夠防備生石灰粉,另外幾個方向最多也只能佯攻。
雨天就更不用說了,雨水會讓所有的粉塵都無法揚起,但雨天進攻,地面溼滑,攀爬雲梯也容易打滑,並且雨大還會讓視線受影響。
江州城內,首次見識到生石灰在守城中巨大作用的原江州軍官都非常高興,鄧艾卻微微嘆了口氣,道:「只可惜咱們這一次所帶的生石灰粉並不多,就算是我們只在關鍵的時候用,只怕也撐不了多久。」
小將張翼笑道:「鄧將軍不必擔心,再過一段時間,江州便會開始下雨,雨期綿延十餘日,只要撐到下雨天,應該就能歇歇了。」
「只怕未必。」鄧艾搖頭道,「雨天他們攻城確實會受影響,但我們的石灰粉也徹底沒有用武之地了。沒了石灰粉的威脅,只怕他們的進攻會更加兇猛!」ap.
眾將聽完都覺得有道理,紛紛點頭,氣氛又開始凝重起來,黃忠看向嚴顏,問道:「江州當真會連下十幾日的雨嗎?」
黃忠這一問,不只是嚴顏,連劉聵、張嶷也一頭,嚴顏沉聲道:「確實如此,每年的七八月份,江州都會有大雨連綿,十餘日方歇,幾十年來從未有變。」
黃忠點頭道:「下雨天敵軍進攻會受影響,但我們的弓箭、火油、石灰粉同樣失去了用處,這樣算下來,究竟對哪一方有利,還是未知之數。我方兵少,要早做準備,雨天作戰,各位有何良策?」
眾將面面相覷,卻無人回答,鄧艾見原江州的軍官都有些拘謹,於是搶先道:「雨中作戰,士兵疲憊過後易染風寒,主公曾說過薑湯可以禦寒,當立刻多備生薑,待雨天作戰時讓人熬成薑湯,以驅寒症。」
黃忠讚賞的點了點頭,道:「很好。張翼,你為江州本地人,令你立刻去城中收集生薑,本將提醒你,不可掠奪百姓,要以錢物去換,可聽清楚了?」
張翼連忙領命,張嶷想了想,
道:「雨天攻城,雲梯攀爬困難,只要城上兵力充足,城牆當可無礙,但沒有了火油、弓箭,敵人的衝車卻是更難防備了。」
黃忠欣慰的看著張嶷,問道:「那麼依你之見,該如何是好?」
張嶷道:「可在城門邊提前備好砂石袋,若城門難守,則用沙土袋將城門堵死,如此任憑衝車如何撞擊,城門也固若金湯。」
黃忠笑道:「此法甚好,那麼準備砂石袋就由你帶人去做。」
張嶷得黃忠肯定,信心大增,黃忠最後看向劉聵,劉璝苦笑道:「將軍,實在抱歉。末將並沒想到什麼好主意,反而有些擔心。這些日子敵軍攻勢連綿不絕,咱們雖然守住了,但軍心士氣已然大降,若是在雨天鏖戰,只怕士氣會更加低落,到時候軍心渙散,只怕難以為繼。」
劉聵此言一出,眾將都忍不住點了點頭,特別是江州軍本就是新降,這些軍官為了自己的前途抱負可以跟黃忠、鄧艾一起共患難,但普通計程車兵要做到這個地步,著實很難。
鼓舞士氣可不是隨便喊幾句口號那麼簡單的事情,戰爭局勢所有人都看得到,如何能讓江州士卒們在逆境下依舊能夠跟荊南軍保持一致,軍心不動搖,這是一個非常困難同時又迫切需要解決的問題。
嚴顏上前一步,拍著胸脯道:「將軍放心,老夫軍中必然無人敢有異心!」
黃忠道:「嚴將軍深得軍心,本將相信你的部下不會出亂子,但我們也不能讓將士們白白賣命,我欲將軍中財物盡數犒賞士卒,諸位意下如何?」
鄧艾眼睛一亮,黃忠這明顯是要用獎賞來激勵士氣,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很土很笨的辦法,但也是現在最行之有效的辦法。
鄧艾贊同道:「重賞之下必有勇夫,末將以為可行。不過末將以為這份賞賜還遠遠不夠。」
黃忠道:「本將也覺得不夠,可軍中財物已經散盡,主公也三令五申不許打家劫舍,禍及百姓,本將已經賞無可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