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三章 眾志成城,暗箭難防(第1/2頁)
章節報錯
曹操得知曹彰遇伏的訊息亦是大吃一驚,瞬間便明白其實荊南早已經看破了他偷襲荊南計劃,不過曹操卻依舊下令大軍繼續急速南下,一則因為箭在弦上,已不得不發,二則曹操相信一力降十會,在十五萬大軍面前,就算荊南軍知道了,又有什麼辦法能夠阻止他的行動呢?
華成成功伏擊曹彰之後,原本還想要再故技重施,火燒當陽,但曹仁的步兵與曹彰殘餘騎兵步騎協同,防範甚嚴,沒有再給華成機會,華成見找不到機會,不敢跟曹軍硬拼,只能向南撤退。
華成沒有撤往江陵與趙雲會和而是直接撤往西陵,這是龐統與諸葛亮商議過後做出的決定,這樣可以吸引一部分曹軍兵力,將曹軍兵力分散,並且由於西陵城亦可從水路撤離,也不用擔心會被曹軍圍死。
曹仁佔領當陽之後,襄陽與江陵之間再無阻擋,十五萬曹軍洶湧南下,天下震驚。
正如曹操料定的一般,在如此龐大的曹軍面前,荊南軍除了固守江陵、西陵兩個江邊城池,根本沒有任何與曹軍交戰的念頭。
當陽、西陵、江陵等江北各城的百姓都已經早早轉移到江南,所有兵糧物資都集中到了二城之中,二城也在這些日子不分日夜加緊加高加固,將其打造成兩個軍事堡壘。
由於龐統提前發現了曹操的行動,讓荊南軍做好了全部準備,不僅將糧草物資百姓都提前轉移,也讓各軍將領提前給將士們鼓舞士氣,否則就是曹軍大舉南下造成的恐慌和對軍隊士氣的打擊,都將足以致命。
現在曹軍南下不僅沒有給荊南軍的軍心士氣造成打擊,反而在當陽長坂坡被華成迎頭痛擊,將曹軍的沖天氣焰狠狠押了一把,也給荊南軍士氣以極大的振奮。
當然曹軍聲勢浩大,對荊南甚至是江東的影響再如何預防,也不可能完全沒有,龐統能做的只是儘可能將影響降到最低。
江陵城中,趙雲看著城外綿延不絕的曹軍營帳,道:「公琰,這次若非軍師提前看破曹軍陰謀,江陵只怕守不住了。」
蔣琬嘆了口氣道:「即便我們早做了準備,若非有子龍在此,我也不敢相信能夠守住江陵。」
面對蔣琬的恭維,趙雲微微一笑,不過比這更加困難的絕境他都遇到過,現在他有堅城可守,有精兵兩萬,有水路送來的源源不斷的支援,比當初家底雄厚太多了,若是這樣他還守不住江陵,那他就不是常山趙子龍了。
雖然有信心守住江陵,但趙雲臉色卻依舊凝重,因為守住江陵並不能獲得這次戰爭的勝利,若是遠在益州的孫紹因為沒有了荊州的補給而兵敗,那麼江陵就算守住了,勝利的依舊是曹操。
益州傳回來最後的訊息是已經攻破永安,佔領了巴東郡,在益州算是有了立足之地,但若想以一郡對抗整個益州,無異於天方夜譚。
相比於防守,他更傾向於進攻,就像當初孤軍身後曹軍身後那樣,以攻代守,但龐統給他的命令非常明確,固守江陵一月,不許一人一馬出城作戰,也就是說一個月之內,他除了死守,什麼也做不了。
西陵的華成接到的命令與趙雲差不多,就是讓他在當陽伺機給曹軍當頭一棒,挫一挫曹軍銳氣,之後退守西陵,固守西陵,不許一人一馬出城作戰。
趙雲不理解龐統為何要下這樣的命令,但他依舊決定遵令行事。
這就是趙雲,雖然他武力高絕,能文能武,但卻從沒有恃強抗命的想法,對他來說,軍令大過天。
整個荊南在孫紹幾年來用報紙等手段不斷宣傳,強化治下百姓荊南一體的思想,告訴百姓唯有在孫紹的治理下他們才能保住現在的生活,現在的荊南民間受曹軍南下影響不大。
反倒是那些世代為官或者豪富的人,在孫紹的治理下,他
們的生活並沒有顯著提高,反倒是多了許多限制,因此對孫紹並沒有表現的那麼擁護,此時眼見曹操勢大,而且荊南的靈魂人物孫紹被困在益州,頓時覺得他們的機會來了。
由於曹操來得突然,這些潛伏在荊南的反對派也完全沒有準備,否則若是在曹軍南下的時候同時在荊南造成混亂,那麼對荊南的傷害更大。但他們並不願放棄這難得的機會,於是紛紛蠢蠢欲動。
不止這些人,就連前不久才剛剛暗暗表示歸順孫紹的廬陵太守孫賁,此時也動搖了,在赤壁之戰前他就有北投曹操的心思,後來隨著孫紹不斷發展壯大,在孫鄰苦口婆心的勸說之下,在被呂蒙逼得喘不過氣的時候,他才聽從了孫鄰的建議,選擇歸附孫紹。
如今曹操再次南下,雖然聲勢遠不如當初攜大勝袁紹一統北方的那一次,但這次卻是真真切切扼住了孫紹的咽喉,孫賁不認為孫紹還有翻身的機會。
一旦孫紹亡於益州,那麼荊南必定大亂,到時候他在乘亂取下荊南一兩個郡,其實力也不容小覷了,若是能夠得到曹軍的接應支援,更是連孫權也難奈他何。
孫賁考慮良久之後,終於做出決定,秘密派出信使去聯絡曹操,向曹操投誠。
要說對孫紹的擔心,沒有人能比得過黃月英,不僅僅是二人夫妻情深,更因為黃月英明白,若是孫紹在,她是一方諸侯之妻,無人敢欺,但若是孫紹出事了,黃月英不敢去想她與兒子會面對什麼。
巨大的壓力壓得黃月英喘不過氣,但她依舊要表現得足夠堅強,至少在外人面前,她必須展現堅強樂觀的一面。
午夜夢迴之時,黃月英也只能悄悄嗚咽,生怕被人發現她的脆弱和絕望,門外一聲嘆息,讓黃月英汗毛倒豎,她寒聲道:「是誰?」
門外一個溫柔的聲音道:「姐姐,是我。我可以進來嗎?」
黃月英聽出是曹節的聲音,有些意外,因為曹操突然南下的事情,黃月英也不敢再相信曹節,二人已經數日不曾說過話。
曹節總是在自己的小院子,幾乎足不出戶,更不會主動去找任何人,黃月英一反常態數日不見,曹節覺得奇怪,問身邊的婢女,婢女卻總是支支吾吾,甚至對她似乎頗為敵對,直到將婢女逼急了,才知道父親已經突然發兵南下,並且將孫紹死死困在了益州。
曹節又驚又悲,這才明白黃月英為何會多日不曾見她,也知道為何現在闔府上下都對她充滿敵意,此時曹節本應該低調處事,但她卻並不願如此。
因為黃月英是整個長沙第一個給予她溫暖的人,更因為她也是孫紹的妻子,黃月英擔心的事情,她也同樣擔心,她是最能體會到黃月英壓力的人,如今的黃月英太需要一個人跟她一起分擔壓力。
龐統和諸葛亮同樣壓力巨大,現在孫紹在益州情況不明,曹軍切斷了與孫紹的聯絡,但他們制定出的策略卻並沒有全力打通與益州的聯絡,而是選擇了固守,這讓很多擔心孫紹的人對此極為不滿,不僅有官員上書請求發兵打通道路,甚至太守府門口都常常有百姓哭求他發兵救回孫紹。
更讓龐統惱火的是,次日長沙城中謠言四起,說龐統勾結了劉備的軍師諸葛亮,故意對孫紹見死不救,想要害死孫紹,自立為主。
孫紹在長沙萬民擁戴,威望無與倫比,不明真相的百姓,難以辨別謠言的真假,加上龐統卻是最近與諸葛亮同進同出,更讓百姓將信將疑,在有心人的挑撥之下,一場危急忽然爆發了出來,將龐統打得措手不及。
被謠言裹挾的百姓開始圍住龐統的府邸討要說法,無論徐盛知道此事之後,立馬調集兵馬保護龐統,將龐統府邸與百姓隔開,並親自進入龐統府中,問龐統該如何處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