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鄧艾連續奇襲得手的情況下,黃忠的先鋒部隊甚至沒有經歷過什麼像樣的戰鬥,就已經狂飆突進,打到了永安。

這麼快速度甚至連孫紹和法正都沒有預料到,身在中軍的他們竟然還需要急行軍才能跟上先鋒部隊的步伐,不過前線勢如破竹,全軍士氣也隨之高漲。

勢如破竹,狂飆突進,對於進攻部隊來說,意味著能夠更快達成進攻目的,能夠有效減少傷亡,同時也能給極大的減少戰爭的消耗。

然而凡事都有兩面性,部隊推進如此迅速,也意味著後勤補給難以為繼,特別是入川之路崎嶇曲折,大車難行,更讓糧草輜重運送的速度難以跟上,這還是在孫紹早就為此準備了三樣秘密武器的情況下。

為了這次西進益州,孫紹可以說準備了五年,從在長沙站穩腳跟開始,他就已經開始籌備了。不僅對於益州的情報蒐集幾乎是不遺餘力,也曾多次與帳下謀士們商議入川策略,對於最困難的糧草轉運問題,孫紹也早就做好了應對方案,發明了三樣新東西。

第一個發明,就是孫紹理解的木牛流馬。孫紹的木牛流馬自然不是什麼高科技玩意兒,這東西其實就是解放戰爭中都還存在的獨輪車。可不要小看這玩意兒,這已經是孫紹想到的並且現在水平能夠製造出來的最合適的東西了。

東漢末年,運送糧草的方式無非是水運,車運,畜運和最原始的人力搬運,其中最節省有效率的自然是水運,但三峽水流湍急,江中暗礁無數,水運根本指望不上。

其次是各種牲畜拉載的車運,入川的路崎嶇曲折,各種牛車馬車也難以行走;

畜力運輸就是直接用牲畜駝載糧草,這是一般難行的山路最適合的方式,赫赫有名的茶馬古道便是採用的畜力運輸,但這對荊南也不適合,因為荊南的並沒有發達的畜牧業,僅有的牛馬用於農業生產都不夠,根本調不出那麼多用來作為交通工具,此外還有一點非常重要,人吃馬嚼的可不只是戰士,運送糧草的勞役民夫和牲畜同樣也是要吃喝的,這也是古代運輸糧草中一處巨大的消耗。

獨輪車的優勢就在於相比人力搬運,它可以節約人力;相比於畜力運輸,它沒有吃喝的消耗;馬車牛車不能通行的地方,它可以去。並且獨輪車成本便宜,製造簡單,可以大規模生產,正是解決入川道路難行的最佳選擇。

獨輪車構造並不複雜,孫紹提出製造的時候,只是將構造和要求給科技院的工匠們詳細的說了出來,工匠們只用兩天便打造出了樣品。

孫紹憑藉超越時代的見識,指導工匠們造出來的獨輪車,自然也有超越這個時代的黑科技,其中最重要的有兩樣,分別是改良了軸承,以及在木輪上包上動物的皮革,充當最原始的輪胎。

軸承在馬車出現的時候就有了,現在的用的軸承是魯班發明的,實際上就是在車軸和車輪安裝的兩個套環。工匠們按照孫紹的指導改良出來的軸承就是現代最常見的那種滾動軸承,在兩個套環間安裝了鐵珠,並且將套環改良為鋼鐵鍛造。

軸承雖小,對於機械行業卻是不可或缺的,這種滾動軸承真實歷史上出現是在一千年多以後,傳說是著名的畫家達芬奇發明出來,而孫紹再次提前千年將這種軸承造了出來。

獨輪車裝上這種新式軸承之後,車輪與車軸的摩擦力大大降低,讓獨輪車更加靈活省力,並且車輪和車軸的使用壽命也延長了數十倍,如今的長沙,新式軸承不僅用於獨輪車,其他能用的地方,也在逐步的進行升級。

獨輪車的第二個改良在車輪上,孫紹在木製車輪和外包的鐵皮中間加上了幾層獸皮,這種最簡易的輪胎讓防護鐵皮和木製車輪之間有了一個緩衝,能夠大大減輕木質車輪的損耗,延長其使用壽命,同時也讓獨輪車能夠更加適

應崎嶇的山路。.z.br>

除了這兩個重要改良,孫紹還在獨輪車上安裝了彈簧,讓其在顛簸的山路上推動起來更加平穩,更加省力;另外獨輪車還安裝了簡單的防滑裝置,讓獨輪車在上坡或者下坡的時候,更加省力和安全。

當初孫紹第一次與法正討論伐蜀的時候,法正對道路導致的糧草運送困難極為擔心,後面正是看到了這種新型的獨輪車,這才轉憂為喜放下心來。

除了獨輪車,孫紹另外兩個秘密武器,一個是水泥,另一個則是對行軍乾糧的改善。

長沙如今的條件,加上孫紹對水泥的認知,現在當然造不出來現代那種水泥,但科技院的工匠們按照孫紹提示的將石灰石與黏土打碎研磨,之後高溫煅燒,再加入其他原料之後一同磨成粉末,製造出了土質水泥。

這種水泥在各種效能方面自然是比不上現代的水泥,比如硬度不夠,乾燥緩慢,也沒有現代水泥製品那樣經久耐用,但對比現在建築用的泥漿、米漿等等,已經先進太多了。

只不過如今就算是土法水泥,其工藝雖然試驗出來了,但還沒有形成規模生產,因此孫紹此次攜帶的也不多,只能用在最需要的地方。

孫紹對於行軍軍糧也進行了改良,用一些易攜帶,易製作的食品,替代了軍中常用的粟米。比如炒米,這種製作簡單,重量極輕,即可直接食用也可開水衝制;除了炒米,還有各種肉乾,麵粉製作的燒餅、饅頭,這些歷史上可是唐朝以後才成為軍中主要軍糧的。

軍糧的改善,對於行軍打仗的部隊來說同樣重要,這意味著將士們消耗同樣的體力,攜帶的軍糧可以讓他們吃起來口感更好,獲得更多的熱量,提高軍隊遠征時候的續航能力。

但即便孫紹做了這麼多準備,黃忠和鄧艾突進的速度依舊讓孫紹的中軍和糧草補給跟不上,孫紹擔心黃忠孤軍深入,糧草不濟招致大敗,想要下令讓黃忠、鄧艾在永安修整,等一等後續的大軍和糧草,於是與法正商量道:「孝直,你有沒有覺得黃忠突進速度太快,如今他們糧草已經補給吃力,並且士卒半月不曾修整,會不會有些疲憊……此外,我還擔心他們之前勝得太過容易,恐有輕敵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