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時諸葛亮剛剛被黃承彥退婚,心中多少有些芥蒂,認為孫紹是得了便宜還賣乖,向自己炫耀,而且王啟的話多少讓人覺得他是誇大其詞,其心不誠,因此諸葛亮甚至沒有見他便將此人打發了。

現在想起此事,諸葛亮驚覺這王啟正是趙雲剛剛提到的交州商人,他如今也在長沙身居高位,這麼說來當初孫紹是真心實意請自己出山,也是那時候便認可了自己的才能?

這怎麼可能?

細思極恐,諸葛亮越想越覺得可怕,又聯想到自己在隆中制定的三分天下的戰略,卻被孫紹步步搶先,這難道真的是巧合嗎,或者說孫紹從一開始就知道他的戰略構想……

諸葛亮下意識看了一眼天空,額頭上冷汗涔涔如雨而下,這一瞬間,他如墜冰窟,甚至心生恐懼。

若當真有人能夠未卜先知,對未來了若指掌,那麼他要做的事,又有何人能夠阻止?

趙雲見諸葛亮忽然面色極差,以為他患了急病,連忙擔憂的問道:「孔明,你怎麼了?」

諸葛亮對趙雲倒沒有隱瞞的想法,他一字一句的問道:「子龍,你相信這世上真有未卜先知的了麼?」

趙雲不假思索的答道:「當然相信,你不就是那樣的人嗎?但凡你料定的事情,幾乎都會成為現實。」

諸葛亮沒想到趙雲竟然對自己如此信任,他苦笑著搖頭道:「我不是說我自己,我所謂的未卜先知,不過是結合形勢做出的預判。我說的未卜先知,是如同鬼神一般,當真能夠看見未來的人!」

趙雲呆住了,他見慣了生死,戰場上死於他槍下的亡魂不知凡幾,他向來對鬼神之說嗤之以鼻,但諸葛亮這樣說倒讓他有些驚疑不定。

趙雲乾嚥了一口,道:「孔明,你是說孫紹能夠預知未來,所以他才會看人如此之準,並且一路走來幾乎從不犯錯。」

諸葛亮點了點頭,道:「之前我只是覺得孫紹及其高明,每每先我一步,也沒有這樣的想法,但今日聽你說起來,我才覺得蹊蹺,細思極恐啊。子龍,你想想,孫紹當初攻下江夏,一鳴驚人,那可是周瑜三萬大軍攻打兩個月都未能攻克,擁兵兩萬的堅城。之後的長沙之戰,劉磐手下兵馬也超過兩萬,而孫紹手下,僅有三千。之後他便韜光養晦,但長沙卻在他的治理下,以不可思議的速度發展壯大,直到赤壁之戰,我們、江東孫權、曹操,誰都未曾將他視作一股勢力,然而他卻利用了我們的忽視,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奪取了荊南四郡,搶先一步,將我們的部署徹底打亂!」

諸葛亮說到這裡,情緒竟然激動起來,他站起身來,咬牙切齒道:「赤壁之戰後,席捲荊南,全據荊州,東聯孫權,以抗曹操,西取益州,以成三足鼎立之勢,這本是我的謀劃,但他卻步步搶先!」

「赤壁之戰,趁我們不備,奪取了荊南四郡;之後我們聯絡張松,想要秘密進取益州,也是被他從中破壞,張松慘死,西進之路被徹底堵死!」

「之後我們不得不在此改變戰略,打算先統一荊州,但就在我們秘密造船,做戰爭準備的時候,又是孫紹,先發制人,摧毀了我們沿江絕大部分船廠和水寨,讓我們無法渡江作戰!」

「我雖然用計用秘密船廠建造連環戰船,孫紹雖然沒有找到我們的秘密船廠,但卻先我們一步準備了對付連環戰船的戰法,讓我們的連環戰船必須要有重兵護送,否則依舊無法安然渡江,這種局勢造成了我們南渡大軍與江陵資訊不暢,糧草運送困難,孫紹正是憑藉我軍的這些弱點,死死地守住了武陵,直到江東孫權背盟進攻荊北,我軍自此一敗塗地!」

諸葛亮說到這裡,只覺胸中鬱悶至極,竟然張口吐出一口鮮血。

趙雲大驚,連忙去扶諸葛亮,諸葛亮卻繼續道:「曹操、孫權聯合圖謀江陵,欲置我們於死地,孫紹卻未卜先知,甚至給我們通風報信!」

「我們棄江陵而走,孫紹卻第一時間便佔據了江陵……曹操對我們窮追不捨,孫紹不僅黃雀在後,甚至提前在秭歸城外佈下埋伏……」

「我原以為智珠在握,天下皆在我的掌中,但如今想來,從一開始,我們更像是孫紹手中的棋子,被他一步步擺弄,直到全軍覆沒!」

諸葛亮說到這裡,已然渾身顫抖,他有經天緯地之才,自己對此也深信不疑,甚至自比管仲樂毅。

姜太公渭水垂釣,得周王而討伐商紂,成就周朝八百年基業。

諸葛亮隆中高臥,得劉備三顧茅廬,方才出山,準備幫助劉備掃平天下,匡扶漢室,然而出山之後,他雖然略有建樹,但終究難以力挽狂瀾,最終在曹操、孫權、孫紹三面夾擊之下,一步步墜入失敗的深淵,讓他三足鼎立的戰略構想胎死腹中。

這對諸葛亮這樣自信自負的人,這樣的失敗是何等的慘痛,他如今形銷骨立,豈是僅僅因為故主劉備的身亡,夢想與現實的差距才是摧殘他身心的毒藥。

諸葛亮原本以為孫紹有龐統等人輔佐,自己的失敗只是技不如人,結果雖然苦澀,倒也能夠勉強接受。

但今日與趙雲一番談話,卻讓他忽

然意識到,自己不僅是失敗,甚至可能從一開始就全無勝算,一切都在別人的算計之中,自己就像棋子一般任人擺佈。

這比殺了他還讓他難受,簡直就是殺人誅心。

諸葛亮難以接受這樣的答案,加上這些日子身體虛弱,情緒激動之下,這才昏厥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