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二十九章 夢中世界(第1/3頁)
章節報錯
趙雲立刻將昏迷的諸葛亮扶到床上,很快親隨便找到了大夫。
當初華佗趕到武陵救了趙雲,他原本是打算等荊州戰事完畢,便繼續雲遊天下的,但孫紹那會讓神醫到了長沙還離開。
為了說服華佗留下,孫紹不僅在長沙學院設定了醫術科目,讓華佗在學生們挑選資質好的收為徒弟,傳授醫術。
儘管孫紹誠意十足,但當時華佗依然不願意留在長沙,他想要雲遊天下,懸壺濟世,而不僅僅只是造福長沙百姓。
無奈的孫紹為了留下華佗,不得不使出殺手鐧,提出了病毒細菌存在,並且用科技院最好的水晶放大鏡讓華佗看到了許多以前從未發現的微生物。
這個發現徹底顛覆了華佗的認知,孫紹又帶華佗參觀了軍中的醫療營,將長沙軍中用來防疫、殺菌的各種措施演示給華佗,並將長沙軍刀傷治癒的統計資料給華佗看,在事實面前,華佗徹底被勾起了興趣。
有了研究興趣,華佗便再也離不開長沙了,畢竟那些奇奇怪怪的工具除了長沙,他再也找不到,而且孫紹的那些說法,除了孫紹,也再找不到人驗證。
自此華佗便在長沙學院也有了自己的院子,孫紹並不要求他要授多少課,一切都隨從老神醫自己心意來辦,華佗也就安心住下了。
華佗在長沙待了一年多,不僅自己教了一些弟子,其他地方的許多醫者知道華佗在長沙定居,許多郎中大夫也慕名而來,讓長沙幾乎成為天下醫者聚集之地。
馬小六是孫紹在初創醫療營的時候便跟著學習的,當時是太史享學的最好,太史享隨父親回了江東之後,馬小六變成了當時軍營中處理刀傷最好的隨軍大夫。
近水樓臺先得月,他在醫療營中的表現引起了華佗的興趣,幸運的被華佗收為親傳弟子。
馬小六給諸葛亮看過之後,對趙雲說道:「趙將軍無須憂慮,諸葛先生是這些日子常常不吃不喝導致身體虛弱,今天情緒激動才導致的昏厥,只要能夠靜下心來好生將養,問題便不大。但若是先生一直走不出來,只怕也是無藥可醫。」
趙雲這才稍微放下心來,但諸葛亮的心結誰能解開呢?趙雲不知道答案,像諸葛亮這樣心思深沉,意志堅定的傢伙,一般的說辭是不可能起效果的。
安頓好諸葛亮之後,趙雲留下兩個親兵照顧諸葛亮,自己則心事重重的回家去。
次日,孫紹率領長沙百官,在湘江邊上為劉備、關羽、張飛等人舉行盛大的祭祀典禮。
劉備、關羽、張飛以及孫乾的遺體早就安葬在城西南的嶽麓山了,那裡依山傍水,是長沙附近地勢最高的地方。
祭典並沒有禁止百姓圍觀,當天整個江邊人山人海,人數之多讓維持現場計程車兵們緊張不已,好在這一次並沒有意外發生。
孫紹親自披麻戴孝,站在祭臺,大聲歌頌劉備的忠與仁,讚美關張的義與勇,將三人定義為英雄,講到三人高唱誓詞,攜手赴死的時候,孫紹淚如雨下,泣不成聲。
孫紹並沒有說劉備是怎麼落到被逼自殺地步的,但在旁人聽來,就會下意識的認為孫紹如此推崇他們,定然不會害他們,自然而然認為兇手乃是名託漢相,實為漢賊的曹操。
對於孫紹如此安排劉備等人的祭典,趙雲最初並不同意,但黃承彥的一句話讓趙雲接受了這樣的結果。
黃承彥只是問了趙雲一句:「你是希望後人說起劉皇叔的時候,覺得他是一個頂天立地的英雄,還是一個逐鹿中原的失敗者呢?」
趙雲自然希望劉備他們能夠有一個好的名聲傳於後世,若沒有孫紹這樣做,成王敗寇,用不了幾年劉備的一世英名就會被人遺忘,甚至被人指點詬病。
在人山人海的
圍觀百姓後面,諸葛亮被趙雲扶著,靜靜的看著,直看到孫紹哭暈在祭臺上,他才喃喃說道:「雖然知道你是做給別人看的,但能夠做到這樣的程度,即使是我也不得不佩服。唉,或許這已經是最好的結果了。」
而擠在圍觀人群中的甘氏、夏侯氏以及關平兄妹,也個個哭成了淚人。
祭典持續了整整一日,直到太陽落山,整整一天滴水未進的孫紹才拖著疲憊的身體,在李異等人的護衛下回城。
路上孫紹看到了關平一行人,他們看到孫紹紛紛躬身行禮,感謝孫紹所做的一切。
甘氏和夏侯氏都是亂世中有見識的女人,甘氏跟著劉備幾十年,夏侯氏更是夏侯淵的侄女,作為亂世浮萍,她們不僅見慣了生離死別,更知道覆巢之下無完卵。
如今死去的男人們都以英雄之名傳世,她們這些亂世浮萍甚至還能有一個安穩的家,這樣的結局已經讓她們不敢再奢求再多了。
孫紹並沒有親自去扶她們,他知道瓜田李下,懂得流言蜚語的可怕,只是遠遠的還了一禮,便帶人離開了。
孫紹並沒有注意到,自始至終都有一雙眼睛一直看著他,直到再也看不見。
關銀屏原本對孫紹極為痛恨,但昨日諸葛亮和趙雲的話,以及她今天看到的,孫紹不僅將她的父親視為英雄,更是為了父親哭到暈倒,這些讓關銀屏對孫紹的看法徹底改變了。
當她不再恨孫紹的時候,便有些後悔昨天的行刺之舉,她原本看到孫紹停下準備等他過來的時候向他認錯請罪,但孫紹卻直接走開了,這讓她以為孫紹是害怕她們再有行刺之舉,所以不敢過來。
甘氏和夏侯氏倒是看得明白,兩人稱讚孫紹懂得避嫌,是個難得的君子,關銀屏聽到這些話才知道自己又錯怪他了。
孫紹一行入城之後直接回府,快到府門的時候卻遠遠看到太守府外正站著兩個人。
待孫紹走近看清兩人是誰之後,頓時抑制不住心中的驚喜,激動的幾步走上前,主動躬身行禮道:「諸葛先生、子龍,何以在此等候?你們都是瞎子麼,貴客臨門,竟然讓貴客在府外等候,我看你們是不想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