諸葛亮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破軍營消失三日後,突然出現在孱陵,幸虧守軍發現得早,孱陵縣城閉門死守,破軍營沒有強攻,但是從孱陵發往作唐的數十車糧草被搶奪一空。

一日後,趙雲也傳來訊息,淩統率軍偷襲了連環戰船所在的公安港,燒燬了兩艘連環戰船。

一個接著一個的壞訊息讓劉備苦惱不已,他原以為長江是是最大的障礙,只要過了長江就能所向披靡,可真正到了荊南,劉備卻感覺陷入了泥潭之中,空有一身力量卻根本發揮不出來。

劉備與諸葛亮針對武陵嚴峻的戰局,不得不將關平、廖化也調到荊南戰場上來,同時從荊北調兵一萬五千人,用連環戰船渡江支援。

如此一來,荊北軍出動了三萬大軍征討荊南,這已經是荊北能夠調動的所有兵馬了,這次調動之後,荊北除了江陵、江夏、襄陽三城還有近萬兵力駐守,其他地方的防守已經十分薄弱。

孫紹也從長沙調動了六千兵馬來援武陵,相對於荊北軍,孫紹可調動的兵馬更少,並不是孫紹不想多招募士卒,也不是孫紹養不起更多的軍隊,而是荊南相對於荊北,人口實在是太少了。

孫紹佔領荊南四郡,一下子增加了三個郡的土地,但人口卻只增加一倍,荊南其他三郡人口加起來,將將才與長沙一郡持平。

人口基數成了制約荊南軍發展的最大阻礙,孫紹雖然可以憑藉超越時代的科學技術讓長沙甚至是荊南的經濟實現飛躍,但人口卻難以在短時間實現突破。

荊北雖然只有經歷了戰亂,人口有一些損失,但其人口基數在那裡,再加上赤壁一戰俘獲的曹軍俘虜,使得荊北在土地面積比荊南略小的情況下,可用之兵卻是荊南的兩倍。

這還是因為荊北太窮養不起更多的兵馬,否則荊北的兵力可以直接達到荊南的三倍。

在兵力本就不如的情況下,荊北可調動的兵力屈指可數。

甘寧要鎮守長沙北方門戶羅縣,要同時防備荊北和江東的水軍。

霍峻扼守連雲山峽谷,這裡坐擁天險,可以一夫當關萬夫莫開,只用三千人便可擋住豫章方向的呂蒙,已經是超級划算了。

黃忠要坐鎮長沙,這是孫紹的基業所在,就算是武陵丟了,只要長沙還在他就還有一戰之力,可如果長沙丟了,那就萬事休矣。

劉備與孫紹自家知道自家的不堪,所以儘管目前形勢荊南軍還掌握一點優勢,孫紹依舊不敢有絲毫的大意。

七日後,關平帶精兵一萬五千人趁著雨天再次憑藉連環戰船成功渡江,與公安港的趙雲匯合。

關平這一次不僅帶來了援兵,還隨軍攜帶了大量的糧草,畢竟這些日子他們也看清了,即便是有了連環戰船,如果不是雨天,沒有絕對的優勢兵力護送,要想武陵運送一次糧草,實在是危險重重。

於是關羽乾脆一次性帶了足夠大軍兩月支用的糧草,這一次糧草送到之後,至少兩個月武陵的荊北軍不必再為糧草擔憂。

關平與趙雲匯合之後,趙雲按照劉備的命令,讓關平駐守公安港,看護連環戰船,確保與荊北的通訊暢通,同時也是保住荊北軍最後的退路。

廖化則率領後營確保公安、孱陵與作唐之間的道路暢通,趙雲則親領一萬兩千大軍前往作唐與劉備合兵一處,再戰武陵。

趙雲擔憂前線劉備安危,率軍一路急行,只用了三日便領兵到達作唐,與劉備順利會師。

孫紹在探得趙雲援軍動向之後,也果斷率領破軍營返回武陵城,荊北軍如今兵力太強,再僅僅依靠武陵原有的人馬,已經不可能守得住了。

並且敵軍勢大,只需要在攻城之時預留五千精銳,破軍營再想故技重施也是難上加難,既然如此,還不如固守武陵,等待長沙援軍……以及荊北的變故。

荊北如今如此空

虛,孫紹相信孫權絕不會無動於衷,當劉備忠誠可靠的盟友。

建安十五年冬,荊州內戰打得如火如荼的時候,關中之戰卻已經出現了轉折。

渭水之濱,曹操憑藉極寒的天氣澆水成冰,築起冰城,擋住了馬超率領的西涼鐵騎。

與此同時,徐晃率軍渡過渭水,向北百餘里之後再折向西,奇襲敵後將西涼軍冗長脆弱的補給線死死掐斷,馬超與西涼軍形勢急轉直下。

見勢不妙的韓遂再次提議撤軍,但馬超卻不同意,他認為只要等到堅冰融化,就能大破曹軍,而此時撤軍,之前所有的成果都將付之東流。

二人誰也說說服不了誰,雙方意見開始出現分歧,同時之前被勝利所掩蓋的西涼各軍閥之間的矛盾也漸漸開始凸顯,不時出現不同軍閥的部屬相互鬥毆的情況。

韓遂知道這是聯軍開始崩潰的徵兆,於是當夜再次找馬超商議退軍之事,誰知道馬超不僅不停勸告,反倒陰陽怪氣的說韓遂此時要撤併,就不怕昔日之禍重現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