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肅只好安慰道:「主公,也不是有所將軍都是為一己之私,有些地方山越勢力龐大,地勢複雜,確實難以剿滅,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孫權盛怒過後也漸漸恢復理智,知道魯肅所言不差,積重難返,要改變此事,還需仔細籌劃,於是放下此事。

對比那些養寇自重的將軍,陸遜不貪功勞不徇私利,簡直是高下立判、雲泥之別,孫權第一次覺得陸遜確實是難得一見的人才,真正為自己之前的怠慢冷落感到後悔。

同時孫權對陸續的信賴也大為提高,將話題岔開以後,孫權很快就問到了陸遜對天下大勢的看法。

陸遜心道終於來了,但他還是先耐著性子從對關中馬超、曹操之戰的看法。

陸遜認為馬超神勇,其麾下的西涼鐵騎也是求戰心切,而關中自從李郭之亂,曹操收復關中之後便再沒有經歷過戰事,軍隊戰力遠不及西涼精銳,因此戰事前期西涼軍會獲得一定優勢。

但柔不可守,剛不可久,一旦曹軍穩住陣腳,戰事陷入僵局,西涼軍就危險了,因為西涼貧瘠,物資不豐,而且西涼軍勞師遠征,突飛猛進,補給線長而脆弱,一旦被曹軍襲擾其後,西涼軍空有戰力,將不戰自潰。

孫權聽完哈哈大笑,魯肅也撫掌而笑,陸遜尷尬道:「末將愚見,讓主公見笑了。」

孫權笑道:「何來愚見,此乃真知灼見也!伯言可知,你方才言語與子敬先前所言,分毫不差!」

陸遜謙虛的說道:「主公謬讚了,不過適逢其會而已!」

孫權以前看陸遜謙遜的樣子,只覺得他是故意藏拙,因此深感不滿,但此時再看陸遜,卻覺得他謙遜有禮,讓人舒心。

孫權又問道:「荊州之戰,不知伯言有何看法?」

陸遜知道機會來了,他想了想說道:「劉備,豺狼也;孫紹,狡狐也!鷸蚌相爭,無論勝敗,我軍皆可坐收漁利,唯一區別不過是利大利小而已。」

孫權點頭道:「正是如此,那依伯言所見,如何行止方能使我軍獲利最大?」

陸遜不假思索回道:「自然是伺機而動,趁其不備,攻城略地,開疆拓土,彰顯威名!」

魯肅聽陸遜此言臉色稍變,孫權卻興致勃勃繼續問道:「我亦早有此心,奈何呂蒙有言長沙防守嚴密,連雲山峽谷易守難攻,故難以興兵。」

陸遜見孫權說到這裡變沒了下文,訝然道:「荊南難攻,荊北也難嗎?」

孫權一愣,魯肅連忙答道:「荊北與主公有盟約在先,故而不攻。」

陸遜反問道:「昔日劉備取江陵之時,可有顧及聯盟之情?」

魯肅一滯,隨即又搖頭道:「曹操勢大,孫、劉兩家,非聯盟無法抗衡。」

陸遜點了點頭,先是附和魯肅的觀點,說道:「將軍所言極是,但是……」陸遜話鋒一轉,繼續說道:「荊州之戰無論孰勝孰敗,皆不可使荊州統一,否則養虎為患。既然荊南難取,那不取荊北,等荊州統一,取之更難矣!」

陸遜說的句句在理,魯肅也無言辯駁,他看向孫權,孫權眼神閃爍,顯然已經心動。

魯肅心中嘆了口氣,沉聲說道:「主公,諸葛亮曾經立有借據,言道若得他地,便還江陵,江陵既得,憑我軍水軍優勢,荊北唾手可得,實在不必無謂擔上背信棄義的罵名,還望主公三思!」

陸遜見魯肅面色不好看,便不再進言,說道:「末將粗鄙之言,主公聽過便罷。軍國大事,還是子敬將軍之言穩妥。」

孫權點了點頭道:「伯言之言也無不可,此事容後再議吧。來來來,且飲一杯!」說完舉杯一飲而盡,陸遜、魯肅也舉起酒杯一飲而盡,孫權撫掌大笑,直呼暢快。

三人之後再未談及荊州之事,陸遜喝得大醉,孫權又差人用自己的車架將其送回府上。

魯肅也喝得微醺,孫權也差人將他送回去,府中只有他一人之後,孫權的腦海再次浮現了陸遜的話。

開疆拓土,彰顯威名!

這是孫權最為嚮往的,也是他目前最為欠缺的,合淝之戰就是他為了展示自己統兵之能而挑起的,結果一場大敗反而更加讓人覺得他不懂帶兵,不能開疆拓土。

這是孫權的阿克琉斯之踵,是他最難以接受的痛點,如果按照魯肅的做法,江陵或許唾手可得,可劉備當真會信守承諾嗎,他會不會再找機會拖延,孫權沒有答案。

而且就算江陵還回來了,這其中也沒有他半點功勞,反倒是如果荊北是自己下令取得的,那麼就算不能證明自己有帶兵打仗之能,也能證明自己有開疆拓土之力!

一想到這裡,孫權心頭火熱,難以自已,他喚來門外的侍衛,讓朱然到府中來議事。

為您提供大神弦外知音的《稱霸三國從出走江東開始》最快更新,為了您下次還能檢視到本書的最快更新,請務必儲存好書籤!

第二百七十四章 陸遜勸戰免費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