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五章 爾虞我詐(第1/2頁)
章節報錯
朱然是孫權少時好友,對孫權忠心耿耿,當初在荊北之時就秘密給孫權送信,不惜與江東諸多大將反目,他也因此更得孫權信重,如今在孫權心中的分量不下於呂蒙,僅在魯肅之下。
朱然很快來到府上,孫權將剛才陸遜的想法告訴朱然,然後裝作不經意的問道:「此事義封怎麼看?」
朱然猜到孫權不可能如表面上看起來那邊不在意,否則也不會專門將自己找過來問策,他還猜到孫權定然是動心了,與魯肅的主張相反,否則也不會揹著魯肅來問自己。
朱然在心中盤算江東此時出兵的勝算與利弊,他是武將,自然也有建功立業之心,而且他最近越來越受到孫權器重,也引來不少人質疑,他也迫切希望能夠再建功勳,讓那些質疑的聲音閉嘴。
朱然內心是希望主動出擊的,只有這樣他才有機會建功立業,但他也有自己的底線,他並不會為因私廢公,為了自己有機會建功立業損害江東利益。
朱然三思過後,心中有了答案,答道:「主公,末將覺得陸遜言之有理,我們不能坐等荊州統一,應該在他們決戰之時主動出擊,方能使得江東得到最大的利益!」
孫權聞言大悅,朱然接著道:「主公,此事還需從長計議,據我所知,劉備對我們並非全無防備,雖然關張趙三員大將都在與荊南對峙,但江夏也有糜芳、傅士仁坐鎮,此二人自然比不上關張趙,但也是跟隨劉備數十年的沙場宿將,主公不可大意!」
孫權點頭道:「義封所言甚是,此事還需明日與子敬和陸伯言仔細商議!」
朱然皺眉道:「軍師一直反對對荊北動兵,此事……」
孫權制止了朱然繼續說下去,他知道朱然的意思,無非是擔心魯肅不同意他們的計劃,但他相信魯肅不會違背自己的意志。
朱然尷尬的笑了笑,孫權拍拍他的肩表示並不在意,他囑咐朱然回府好好籌劃一番,待明日再召魯肅、陸遜一起詳細商議此事。
此次大廳議事之後,孫權將魯肅、朱然、陸遜留下來議事,當朱然主動進言提出於昨日陸遜差不多想法的時候,魯肅便知道孫權心意已決了。
魯肅並不意外,昨日陸遜提及此事的時候,對孫權知根知底的魯肅便知道孫權心動了,但他沒想到孫權這麼快就下定了決心。
孫權向魯肅拱手,歉然道:「我知道如此決定子敬並不滿意,但我意已決,還請子敬不吝相助!」
魯肅暗歎一聲,回道:「主公言重了,出謀獻策乃臣之本分,豈有獻策不納便心生怨懟,消極怠工之理,主公但請示下,臣定當竭盡全力。」
孫權面露喜色,笑道:「我就知道,子敬定然不會讓我失望。今日將你們留下,所為何事想必諸位已經心知肚明,這裡也沒有外人,我便直言不諱了。我已經決定對荊北動兵,但如何行動還需諸公為我仔細籌劃。」
朱然昨晚想了一夜,此時當先開口道:「末將以為,要對荊北動兵其一是找準時機,在荊南荊北決戰之時,一擊而中;其二,便在於出其不意,劉備雖然目前注意力集中在荊南方向,但對我軍也不是全無防備,如何瞞過諸葛亮,乃是重中之重。」
陸遜看了一眼魯肅,見他沒有說話的意思,開口說道:「據末將所知,劉備、諸葛亮開戰以來一直以守為攻,顯然是別有圖謀,決戰之機應該便是劉備籌劃妥當的時候,這個時間很難猜,不過如有軍師出馬,或可探得大概時間。」
魯肅皺眉道:「我如何探得?」
陸遜拱手道:「當初我軍撤出荊北之時,軍師曾經與諸葛亮立下字據,軍師可前往荊北一趟討要江陵,劉備此時定然無法交還,軍師便可趁機逼問他們交還時間,我想他們給出的時間,應該就是他們準備決戰擊敗荊南軍的時間!而且,此去即便不能探得劉備軍準備決戰的時間,也可以起到麻痺劉備軍的作用。」
孫權邊聽邊微微點頭,待陸遜說完,孫權看向魯肅,魯肅拱手道:「臣願往!」
孫權面露喜色,又看向陸遜,朱然想了一晚上此時自然不願讓陸遜專美於前,搶先答道:「主公,為了不讓劉備看破我軍意圖,可讓大都督領兵前壓,吸引劉備軍注意力,而我們此次進攻可從其他地方調兵,如此一來,便可達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孫權點頭道:「義封言之有理。不過我軍即便抓住機會成功登岸,如果不能及時拿下江夏,一旦劉備得到訊息領兵回防,只怕會有覆亡之險啊!」
孫權問完看向陸遜、朱然,二人對望一眼卻沒有出聲,孫權又看向魯肅,魯肅想了想回道:「糜芳、傅士仁雖然跟隨劉備數十年,但此二人眼高手低,心胸狹隘,能夠身居高位全憑資歷與背景,諸葛亮上位以來,二人漸漸邊緣化,以此二人心性只怕未必甘心。如果荊北強勢,他二人未必會有異心,一旦荊北式微,此二人難免生出異心,可說降之!」
孫權大喜,又與三人商議了一些其他細節,待議事已畢,一份偷襲荊北的計劃便已經初步成型。
孫權又按計劃派魯肅出使江陵,讓周瑜向前推進吸引荊北軍注意,由朱然開始從各地抽調精銳兵力,在建業附近集結,又令呂蒙加強對長沙以及廬陵的滲透,如果有機會,他也不介意改變計劃攻打荊南。
周瑜早在荊北荊南開戰之後便一直關注戰局,他非常希望能夠幫孫紹一把,不止是他,軍中其他老將在劉備和孫紹兩方自然選擇了孫紹,但孫權有嚴令,命令各軍按兵不動,諸將雖然心中不滿,卻也無可奈何。
孫權突然下令,讓周瑜領兵前壓,看似是為了稍微安撫諸將不平之心,實際上是為魯肅出使江陵造勢,以及吸引荊北探子注意力,暗中調動江東兵力。
周瑜雖然覺得不同尋常,但他也沒想到孫權會突然改變主意,準備偷襲劉備。
荊南荊北兩方也在緊鑼密鼓的準備最後的決戰,劉備軍秘密打造的連環戰船已經全部打造完畢,而孫紹為了防止荊北登陸,在沿江防線後方建立的兩道防線也建好了。
雙方現在都在等待,劉備等待的是一場大雨天,而孫紹則一邊加強了水軍的巡江戒備,一邊做好最壞的打算,讓荊北軍登陸進攻。
長江南岸的一處江灣內,五艘荊南軍的新式戰船正隱蔽於此,領頭的正是鄧艾和馬謖,雖然孫紹已經做好了最壞的打算,但兩個不服輸的年輕人仍然沒有放棄,他們發誓一定要找到諸葛亮的秘密船廠。
這些日子以來,二人從未停止尋找,但在千里江岸尋找諸葛亮刻意隱藏起來的一個船廠,根本就是大海撈針,二人連同特戰隊的隊員們都黑了瘦了,卻還是一無所獲。
這一次就連不服輸的馬謖也絕望了,提議放棄這次任務,回去幫助死守江岸,唯有鄧艾依舊滿面不甘,不肯放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