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業是在孫權的命令下剛剛建成的新城,原來叫石頭城,孫權將治所遷徙到這裡之後,改稱建業。

新城新氣象,孫權遷入新城的時候,也將一批常年領兵在外的將領召了回來,其中就有幾乎跟孫紹同一時期離開吳城,被髮往會稽鎮壓山越的陸遜。

當年孫紹還在吳城,與陸遜有過一面之緣,兩人相談甚歡,引以為友。

之後的幾年,二人雖然天各一方,但孫紹在長沙穩定之後便第一時間派人前往會稽聯絡上了陸遜,多年來二人互通書信,雖未見面,彼此卻建立了深厚的友誼。

當年陸府一會,二人還定下了一個賭局,那便是曹操南征之戰的勝敗,約定誰若敗了便任由對方處置。

如今這場賭局自然是孫紹勝了,但孫紹卻並沒有因此要求陸遜投入自己陣營。

孫紹最初結識陸遜打賭的時候確實有依靠這個賭約將陸遜招致麾下的想法,但經過這幾年的努力,孫紹明白了即便是陸遜因為這個賭約加入了己方陣營,如果他心不甘情不願如同徐庶那般身在曹營心在漢,終身不設一謀,那陸遜來與不來又有什麼區別?

孫紹可不懷疑陸遜不情不願的時候隱忍的能力,歷史上他直到三十幾歲才嶄露頭角,未嘗沒有開始並不願為江東孫氏效力的原因。

況且經過這幾年,孫紹也早將陸遜當做真正的朋友,他也不願破壞這份經營不易的友誼,他相信只要自己越來越強大,大到陸遜認為跟這孫紹的利益大過孫權給陸氏家族帶來最大利益的時候,陸遜自然會做出選擇。

孫紹悄悄的寫了一封信給陸遜,但他沒有直接給陸遜,因為擔心信落入到其他人手中,而是將要說的話藏在了寫給孫怡的信中。

孫權遷到建業以後,藉口方便照料,將大喬、孫怡等孫策府上之人也遷到了建業,還專門建了一座府邸給他們居住。

孫怡收到孫紹的來信,很快便看懂了兄長的意思,於是親自去府上拜見陸遜。

幾年不見,再見之時兩人都覺得眼前一亮。

上次相見之時,陸遜就是個長相俊俏一點的白面書生,這幾年經過軍中磨礪,陸遜不僅儒雅不減當年,還平添了一份從容不迫的氣度以及寶劍含鋒的英氣。

初次相見之時,孫怡不過是個十二三歲的黃毛丫頭,雖然生得眉清目秀,也不會給人驚豔的感覺。

現在孫怡已經十六歲了,正是少女情竇初開風華正茂的年紀,她本身就面容姣好,在大喬的調教下儀態萬千而不失端莊,加上飽讀詩書、才思敏捷,又平添了幾分明睿的靈氣,種種氣質加於一身,成就了孫怡非凡的魅力。

陸遜還是第一次見到如此與眾不同的女孩,一瞬間連他也難以自拔,不由得多看了幾眼,直到孫怡面色微紅輕輕咳了一聲,陸遜才反應過來,將孫怡迎入府中。

孫怡入府以後陸績也迎了上來,陸績依舊不待見孫氏之人,三人閒聊了不久,孫怡便起身告辭,陸遜忙起身相送,陸績見狀冷哼一聲卻是沒有起身。

孫怡在前,陸遜在後,二人走到一無人之處,孫怡邊走邊輕聲道:“家兄請伯言兄相助,說動討虜將軍攻劉!”

陸遜輕輕嗯了一聲,二人若無其事的繼續向府外走去,走到府門口時,陸遜拱手作別,孫怡還了一禮,登上自己家的馬車回府去了。

直到孫怡的馬車消失,陸遜才回過神來,輕輕搖了搖頭,嘴角噙著一絲微笑走回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