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趙雲定好君子之約,孫紹走到最後那個酒鬼身前,恭恭敬敬行了一禮,道:「士元先生,久聞大名如雷灌耳,今日終於得見,幸甚至哉!」

龐統身份被戳穿,也沒有半分意外,拱手還禮道:「龐統不請自來,冒昧之處還請公子海涵!」

孫紹大笑道:「何謂不請自來,我那岳丈邀約先生已有一年,先生忘了麼?先生不是不請自來,孫紹真是翹首以盼啊!」

龐統還真忘了黃承彥邀請的事情,那都一年以前的事情了,當時龐統雖然有心出仕一展抱負,但羸弱的長沙郡根本不在他的目標之內。

一年的時間龐統遊便大江南北,就為了尋一明主而仕之,為了讓自己免於所託非人,龐統親自到各諸侯治下考察,只不過轉來轉去,能夠入他法眼,有明主之資的也無非是曹操、劉備、孫權而已。

曹操氣勢已成,文臣武將個個不缺,而且曹操集團已經形成了基本固定的勢力圈子,外人要想出頭,基本是痴人說夢。

賈詡在曹營之所以惜字如金,一是本身明哲保身的處事態度,二來也是他看得清楚,曹操帳下勢力範圍已經基本固定,他如果要出頭勢必得罪這些既成的勢力,遭人嫉恨。他不過一介降臣,沒有絲毫根基,捲入這種勢力糾葛,實屬不智。

龐統雖然在荊州有些根基,但相對於潁川世族集團,曹操宗族集團,冀州新貴集團,河東世家集團等等,他這點背景屬實寒磣,不值一提。

新野劉備,其人也不失為一代梟雄,帳下文武也頗為齊心,只不過其勢力實在太小,如果是當初劉表能夠理事的時候,或許還有一線生機,但如今劉備連襄陽的支援都失去了,龐統實在很難看好新野的發展前景。

今年夏侯惇南下的時候,龐統已經覺得新野到此為止了,只不過趙雲幾乎是以以命搏命,深入中原腹地,為新野強行續上一口氣,但在龐統看來,新野此時困頓,曹操南下之時還首當其衝,他實在不知道劉備如何在曹操和蔡瑁夾擊之下存活下來。

排除了曹操和劉備,剩下的自然就是江東孫權了。

江東已歷三世,勢力穩固,江東世家大族勢力龐大,然而各家族之間卻是相互提防,並沒有抱成一團,這也讓龐統覺得有機會火中取栗,事有可為。

只不過荊襄士人圈中最被推崇的「臥龍」、「鳳雛」,在江東名聲卻並不顯眼,沒有得到廣泛認可。

龐統於是找到了孫權的謀主魯肅,毛遂自薦,讓其代為引薦。

魯肅素有成人之美,龐統鳳雛之名他也知之甚詳,與龐統一番交談,覺得他確實是有真才實學的,由於新軍事務繁多,魯肅一時抽不開身,便邀請龐統營中小住一日。

不過龐統卻不願事事都麻煩魯肅,讓人小看,他自信只要能夠見到孫權,必然能以自己的才學得到孫權重視。

魯肅於是寫下推薦信給龐統,龐統拿著推薦信去找孫權,魯肅知道孫權有一些以貌取人的毛病,這是世家子弟的通病,擔心孫權放走賢才,因此急忙處理完手中事務去見孫權。

魯肅還是晚了一步,他趕到之時,孫權與龐統已經初見不快,龐統拂袖而去。

魯肅還要再勸之時,孫權又接到了蔣欽的書信,被趙雲吸引,魯肅再說他已經聽不進去,於是龐統與孫權的會面便以不歡而散而告終。

而後龐統看著孫權親自去迎趙雲,隆重而誠懇,孫權的厚此薄彼讓龐統感覺受到了羞辱,不過為了仕途順利,學有所用,龐統還是忍了下來,蝸居在山寺之中,希望得到孫權誠懇的致歉。

當他等了七日也不見孫權的時候,龐統就已經決定離開江東,只不過這時候他發現他已經走不了了。

龐統明白「不為所用,便為

所殺」的道理,於是並不急著強行離開,避免引來殺身之禍,他整日酗酒也不過是為了麻痺守衛,方便以後尋機逃離。

沒想到最後陰差陽錯來到長沙,長沙政通民和,孫紹的熱情讓龐統反倒有一種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感覺。

龐統思緒翻飛,孫紹卻沒有絲毫不耐煩,面上掛著微笑,等待龐統回答。

龐統收回思緒,拱手道:「龐統不過區區一山野散人,何敢勞公子記掛。」

孫紹挽起龐統的手,笑著道:「鳳雛亦是區區山野散人嗎?士元何必過謙,你號鳳雛先生,或有不識君之才華者以為妄言,我卻知先生是有大才之人。我知道,鳳凰于飛,非梧不棲。長沙如今經過兩年勵精圖治,不知可為鳳雛棲息之梧桐否?」

孫紹這是毫不避諱的跑來橄欖枝招攬龐統,龐統既沒有立刻答應也沒有拒絕,而是好奇的問道:「不知公子將予我何職?」

孫紹斂起笑容,正容道:「長沙軍師之位虛位以待,士元可滿意否?」

軍師雖然未必有很大的權力,卻是君主謀臣之首,龐統沒想到孫紹竟然會直接讓他擔任軍師,但看孫紹一臉誠懇絕對不是開玩笑,心中既感動又驚訝,問道:「龐統與公子不過一面之緣,公子何以如此看重在下?」

孫紹知道龐統已經心動,故作神秘道:「我自有相人之法,看人從不走眼,他日士元也可為我慧眼識人之證明。」

龐統亦是心氣高絕之輩,孫紹如此自信豪壯,他亦不願讓人覺得優柔寡斷,只見他直接單膝跪地,抱拳道:「承蒙主公看重,龐統定然不辱主公識人之名!」

孫紹笑=欣然道:「今日一見子龍,二得士元,三有華成安然歸來,三喜臨門,誠不多得,不可不慶。公績,你先回長沙讓公琰準備,我與華成陪著軍師和子龍將軍晚些再回。」

淩統領命而去,孫紹則與華成陪著龐統和趙雲棄馬步行,走回長沙。

在回長沙的路上,孫紹談笑自若,從容的跟龐統、趙雲介紹長沙現在的情況,趙雲總覺得有些他作為客將不該探聽,不過孫紹卻並沒有絲毫避諱之意。

孫紹不是自吹自擂的人,但他將長沙這兩年的變化一一道來之時,卻難免有炫耀的嫌疑。畢竟這兩年長沙郡的變化是翻天覆地的,也是這天下前所未見的,如果龐統、趙雲不是親臨其境,他們一定也會認為孫紹是在吹牛。

單就人口而言,孫紹入主長沙之時,長沙郡人口不足十萬,是不折不扣的小郡,如今兩年過去,長沙郡人口已經超過二十五萬,翻了一倍還多。

自古以來,人口增長情況一直是地方官員政績的重要指標,人口是最重要的資源,也是最難增長的資源,如果沒有人,地盤再大也沒有任何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