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二章 轉戰汝南,攻敵必救(第1/3頁)
章節報錯
白狼山一戰,張遼率領五千虎豹騎,抓著蹋頓指揮不力的缺點窮追猛打,最終大破烏桓五萬騎兵,陣斬蹋頓,此役過後烏桓數個部落不敢再戰。
以一敵十,大獲全勝,張遼憑此一戰足以躋身當世名將之列。
蹋頓覆亡後烏桓人以樓班為首宣佈投降歸順,曹操將蹋頓本部及與之親厚的烏桓部落覆滅,比車輪高的男子全部斬殺殆盡,婦孺則瓜分給樓班等歸順各部,樓班等部宣誓永不再叛。
當曹純和賈詡率領的大部隊到達柳城的時候,烏桓之亂已經徹底平叛,與此同時,遼東襄平城的公孫康也送上了袁熙、袁尚的人頭,上表歸順。
在此雙喜臨門之際,曹操卻半點也高興不起來,原因只有一個,他最喜愛的謀士「鬼才」郭嘉,終於沒有能堅持到迴歸中原,病死在遼東的土地上。
郭嘉的死給曹操以重創,傷心過度的曹操很快也病倒了,病中曹操與賈詡、張遼、曹純商議,最終決定接受公孫康的降表,班師回朝。
之所以明知道公孫康並非誠意歸降依舊接受,一來是曹操重病,郭嘉之死讓他們更加不敢掉以輕心,因此要快速回去給曹操治病。
其二,如今遠征襄城條件並不成熟,無終城到柳城已經有近千里,大軍如今靠著海運能夠基本滿足補給。
但柳城到襄平還有近兩千里路程,大軍如果東征,沒有充足的準備,只是把軍隊帶到襄平城下都絕非易事。
其三,襄平城的距離也決定了公孫康即便有心反叛也難成氣候,畢竟襄平城的軍隊要打過來也極其艱難。
最後是許昌荀彧傳來的訊息:劉備再度動兵,宛城險些失守,曹仁重傷,張飛戰死,荀彧決定傾力南征,誅滅劉備。
這一些列訊息讓曹操迫不及待的回到中原,去與與南方的諸侯決一雌雄,完成一統天下的不世功業。
只不過曹操做夢也沒想到,此刻有一支騎兵在他治下的中原境內左衝右突,大肆破壞,擾得中原雞飛狗跳,民不聊生。
那日趙雲領著新野僅有的三千精騎,避開了夏侯惇重兵屯駐的北方,轉道向東,經由舞陰,日趨二百里,在樂進完全來沒有反應過來之前,一舉突破汝南方向的防線,突出豫州境內。
汝南郡在黃巾之亂前世天下有名的大郡,無論是人口還是經濟在大漢數百郡中名列前茅,但汝南也是黃巾霍亂最嚴重的地方,直到前幾年劉備脫離袁紹南下,汝南還被黃巾餘孽劉闢、龔都佔據。
歷經近二十年的戰亂,汝南之人死的死逃的逃,現在雖然地處中原地區,但人煙稀少,農業不興,甚至連戰前的長沙郡都略有不如,更不要說這兩年突飛猛進之後的長沙郡了。
汝南這個現狀,加上劉表多年來沒有擴張之心,曹操在汝南屯駐的兵力不過八千,不過出於對劉備忌憚,曹操還是留了大將樂進鎮守汝南。
汝南一無糧草可奪,二無戰略意義,攻打汝南不過是徒耗錢糧,因此多年來劉備即便進攻也是北伐,從沒有向汝南動過手。
多年以後,就連樂進也都有些麻痺大意了,再加上汝南都是步卒,騎兵不足一千,前線第一道防線被突破以後,面對趙雲的騎兵就只有吃灰的份兒了。
汝南郡第一個遭殃,趙雲見田就踏,見屋就燒,遇敵能打就打,不能打就繞走,在兵微將寡的汝南郡如入無人之境。
樂進在趙雲後面追的氣急敗壞,想要提前堵截,趙雲行軍方向卻是捉摸不定,忽左忽右,忽東忽西,讓人無跡可尋。
荀彧收到趙雲突入汝南郡的訊息,立馬就猜到了徐庶此舉的用意,不過荀彧卻心一橫,堅決不肯調兵回援,反倒是讓夏侯惇加緊了攻勢。
荀彧打算跟趙雲拼耐心,趙雲想
要圍魏救趙,荀彧便偏不回援,想著只要一舉攻破新野,讓徐庶如意算盤落空,即使將汝南郡打得殘破不堪也在所不惜。
趙雲率先發難,夏侯惇也便不等軍隊集結完畢,便提前發動了進攻。
只不過夏侯惇大軍行到淯陽城下,不由得破口大罵。
淯陽原本只是一個小城,可是曹仁大敗之後,為了將戰線前移,曹仁不僅將牛金留在淯陽,還拼命加固加高淯陽的城牆,甚至引入淯水做護城河,使得淯陽的防禦能力幾乎翻了幾倍。
第一天叫陣,劉備就親自出現在淯陽城頭。來淯陽防禦也是劉備與徐庶商議之後的結果,此次夏侯惇南下,與其說目標是新野,倒不如說是劉備。
劉備正是看準了這一點,果斷的全軍移駐淯陽縣城,這樣就能讓戰火燒到淯陽為止,最大限度的使新野百姓免受戰火之災。
另外新野雖然在劉備的加固下也是堅城,但城內畢竟還有百姓,戰事一起,新野被圍,除非劉備放棄仁愛之名,否則城中糧食就要軍民共用,消耗大增。
淯陽已經是一座軍事堡壘,劉備全軍進駐,糧草也全部轉移了過來,這樣在被圍困的情況下就能堅持更久,以待中原變故,夏侯惇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