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六章 雙喜臨門(第2/2頁)
章節報錯
孫紹此時也送走了王啟,得到訊息後立刻一路小跑著來見馬良,好像慢一點馬良就要反悔了。
馬良再次見到孫紹沒有絲毫猶豫拱手拜道:“宜城馬良拜見公子,公子如不嫌棄,馬良願效犬馬之勞!”
孫紹連忙將握住馬良的手,誠懇的說道:“季常大才,孫紹慕名久矣!今得季常,於願足矣!”
說完立刻讓人準備宴席為馬良接風,並讓長沙在城的重要文武全部出席。
宴席上孫紹再次隆重宣佈馬良加盟,由於馬良現在並無功勞,因此並沒有授予實職,而是作為參軍為孫紹出謀劃策。
雖然沒有實職,但孫紹如此隆重的介紹,大家也都看得出孫紹對馬良的重視,因此也不敢小看了馬良。
有人對孫紹如此禮遇馬良感到不解,馬良也不過是個二十來歲的書生而已,比蔣琬還要年輕幾歲,能有多少真才實學?
孫紹確實知道馬良不僅性格秉正,有治政之才,歷史上還曾出使孫權,得到孫權的敬重,此外在處理安撫異族方面,也有突出表現。
劉備稱帝之後,任命馬良為侍中,侍中是皇帝近臣,地位極高,在有些時候,侍中甚至是事實上的宰相。
在後世成都武侯祠的文臣殿中,馬良排名第十一,這並不是說蜀漢文臣有十個人超過了馬良,而是因為馬良在夷陵之戰中遇害,當時年僅三十六歲,英年早逝。
馬良建安十四年(公元209年)出仕,章武二年(公元222年)遇害,出仕僅僅十三年其功績就已經名列第十一,可想而知如果他沒有英年早逝,能取得多大的成就。
長沙郡蠻族並不多,但在長沙郡南部卻也不少,以後若取得荊南全境,異族蠻夷的問題就需要馬良這樣的人才去解決。
現在馬良雖然名義上是孫紹的參謀,但孫紹卻並不打算將他留在身邊,而是打算讓他去輔佐甘寧,掌管羅縣的政務。
馬良對此並無異議,只不過還不曾成行,孫紹就改變了主意。
改變孫紹主意的是甘寧的一封信,信中就彙報了一件事情,說是前不久有一個叫陳震的青年文士從北方而來,說是應邀來長沙的,他接待的時候覺得這個人很有才,就留下來先用了,反正孫紹之前說過有人才了就先派過來幫他的,就不用讓陳震再往返於長沙奔波勞累了。
對於甘寧的自作主張,孫紹並沒有放在心上,之前有人先給甘寧確實是他自己說的,另外陳震也是甘寧自己憑本事留下來的,去輔助甘寧也是應有之義。
當然最重要的還是甘寧確實需要這樣一個人才,否則孫紹也捨不得讓馬良去幫他了。
陳震也是蜀漢集團重要的文臣,其在武侯祠中的排名甚至比馬良還要高,可見其才能不凡。
一直唸叨的人才問題,今天突然就得到了兩個人才,還是歷史上蜀漢十四文臣中的兩人,這可真是雙喜臨門了!
孫紹不久前才去過羅縣,現在自然不會再專門去一趟,不過孫紹還是親自任命其為羅縣令,並命人送去不少賞賜,還親自寫了一封信給陳震,以表示對陳震的重視。
同時孫紹也寫信給甘寧,一是對甘寧招攬人才的讚賞,同時也告訴甘寧陳震確實是大才,一定要好生對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