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一十七章 佈局完成(第1/2頁)
章節報錯
甘寧那邊有了陳震,孫紹便讓馬良去做蔣琬的副手,一來積累經驗,二來減輕點蔣琬的負擔。
孫紹自己則是將心思都放在了長沙學院的建設籌備上。
黃承彥已經同意擔任長沙學院的院長,他之所以答應,是因為聽了黃忠的建議。
黃月英出嫁的時候,黃承彥擔心她在長沙沒有後臺,因此拜託黃忠對黃月英多加照拂。黃承彥就當學院院長之事糾結的時候,黃忠告訴黃承彥,你不是擔心月英勢單力薄嗎,現在就是最好的機會呀。
黃承彥如夢初醒,他作為長沙學院的院長,以後這裡出去的都可以算作是自己的學生,自然也都是女兒的助力了。
想到這裡,黃承彥便不再猶豫,爽快的答應了孫紹的請求,並且親自開始籌建學院。
孫紹與黃承彥商量之後決定長沙學院第一批學員招收兩個班級學員,一個是幼年班,招收十二歲以下學員,另一個少年班,招收十三到二十歲的學員。
至於學院學科設定,這個時代一般學堂都有的經學課自然是要有的,另外還增設了算學課和醫學課。
原本孫紹還打算科技課,不過這方面一沒有教材,二沒有合適的教師,也就作罷了,只是孫紹還是打算自己有空的時候親自去講一講,啟發他們的思維,開拓他們的眼界。
孫紹如此費勁心血培養的人才,自然是要為己所用的,所以入學的學生都要宣誓效忠孫紹。對此黃承彥雖然覺得不妥,但也能夠理解孫紹的想法。
這個條件自然引起了許多人不滿,對長沙書院也嗤之以鼻,但同樣也吸引了不少人。
這些人除了孫紹麾下文武重臣的後輩子侄,其他大部分都是從艾縣遷過來的蔣氏族人以及新落戶長沙的新民子弟。
這些人都是孫紹集團的既得利益者,是孫紹的忠實擁躉,對於效忠孫紹自然是不會有半點排斥。
也有不少長沙普通原住民的子弟,他們更多的是渴望透過長沙學院的學習,改變人生,向上層階級努力。
對長沙學院嗤之以鼻的則絕大多數是長沙當地的地主豪族,在寇氏一族覆滅之後,他們雖然偃旗息鼓不敢再與孫紹為敵,但這並不代表他們支援孫紹。
他們只是隱忍蟄伏,等待孫紹勢力的的崩塌,一旦有這樣的機會,他們一定不會錯過。
對於這些人的心思,孫紹心知肚明,只不過他們不跳出來,孫紹也沒有理由胡亂揮刀,這樣只會損害自己的威望,導致民心離散。
學院的事情敲定以後,孫紹入主長沙大半年的時間,不僅將劉磐留下來的爛攤子收拾好了,還成功安置好了六七萬流民和降軍,為長沙增加了七萬人口。
同時又用這些新增的人口開墾出了數萬畝新田地,這些都極大的夯實了長沙的基礎,等到明年豐收的時候,這些新民就真正有了安身立命之地,真正的穩定下來,長沙也將由一個人口剛剛十萬的偏僻小郡,一躍而成為一個大郡。
同時孫紹也規劃好了長沙科技、農業、商業甚至是人才的發展戰略方向,只要這些按著這些方向前進,長沙三年以後的實力,必將成倍數增長。
等到赤壁大戰的時候,長沙的實力必定遠超一般大郡,那時候才是他孫紹真正一鳴驚人,讓他下側目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