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公今夜真要神遊北嶺?”

“你是怕我魂落山中?身困泥潭?”

……

二更天,群星璀璨。

吳家後宅房內,劉氏主僕剛躺下就寢,還都沒閤眼。

暗室裡,劉平精神不乏,想起主人與學究那番話。

猜劉彥‘今夜神遊北嶺,替吳家尋女’之言是真的,並非謊騙,心裡有所擔憂。

他道:“相公非仙道中人,乃儒者。”

“儒者闡道不修道,通達道理而不煉道法。”

“相公雖有出竅神遊的本領,但應謹慎運用。”

“若遇到強人,不由分說便拘魂,豈不與溫良功一樣?”

劉彥聽其言,欣慰道:“自牧言之有理,你能有此憂慮,說明你已知‘謹慎’二字,已有‘聰明’在心了。”

“這便是‘開竅’的過程。”

“今夜我確要神遊北嶺,探尋一番。”

“你說的風險也有可能發生,但經我思量,其中危險並不大。”

“記得去年回臨安船上,我與你說過,要‘膽大心細,智圓行方’。”

“心細你已學會,膽大卻還沒悟出。”

“膽大,不是魯莽之勇,而是有勇有謀,有魄力直面險地,從中取得自己所需的東西。”

“世上不存在無風險之事。”

“只要人處於世間,時時刻刻都有可能發生意想不到之事,所以要膽大心細。”

“過於謹慎,就失了膽氣,你明白嗎?”

劉平受教,心竅閃爍,聽懂了主人之言。

劉彥接道:“八表神遊,浩然相對,酒酣箕踞,是為我輩。”

“儒者,闡道亦要行道,行道又豈會無險?”

“浩然相對就是了。”

“你心已見聰明,我便教你一門養學的觀想法,名叫《書屋觀》。”

“今夜,你就試著以此法觀想書屋。”

“若見成功,以後每夜觀想讀書,對明經、修學大有好處……”

劉平抖擻精神,睜大眼睛,認真聽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