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良功拱手應諾,看著竹林出神。

少時,詩句得來,提筆寫下一首五言詩。

【山際見來煙,竹中窺落日。鳥向簷上飛,雲從窗裡出。】

寫完落筆,站到一旁,眼中透著憂思。

眾人圍著觀讀吟誦,除了海公子之外,無不對良功這首五言稱讚,讚譽此詩‘動靜結合,極有章法。’

糜松誇過書童,笑顧劉彥問:“仁兄以為此作如何?”

劉彥品談說:“前兩句以文畫景,後兩句點染出景物,鉅細相襯。尤其後兩句,如給丹青著色,內含人情和思念。”

“這既是一首五言,亦是一首無言,無言卻有情。”

“堪稱佳作。”

“良功此作,令我想起臨海一處山村。”

“那村背靠竹巒山,村中有一位名士,我拜訪他時,也曾‘竹中窺落日’。”

溫良功詫然眼看劉彥,眾人則好奇他口中的名士何許人。

劉彥目與溫良功相交,說:“此士姓溫,可惜我去到時,他染了重病,神志不清,家中兩位娘子啜泣不止,說其病難治。”

糜氏、任家兄弟聽了紛紛惋惜。

溫良功眼眸閃爍,張口欲言但不敢開口。

劉彥轉視他主人,笑道:“足下書童,我頗為喜歡,海臣兄可願割愛?”

“我願出五十兩金與仁兄交換。”

聽他要用‘黃金換書童’,眾人含笑相視,暗猜‘此君有龍陽之好’。

溫良功目發驚喜之色,心說:“此兄必定認出我來,故此出手相救!”

海公子面對眾目,分視一眼書童,又側視一旁阿九,沉吟道:“劉兄既喜愛他,我豈能吝嗇?”

“良功可親近,只是不可多憐愛他,否則有傷劉兄之體。”

眾人笑逐顏開。

劉彥抬手禮謝兩句,道:“只等明日,我將金子奉與足下。”

海公子抬手說:“你我之交,何須金子交換?”

“我見劉兄身邊九郎,亦頗為喜歡,不如做個交換,我把良功與君,君把九郎給我。”

“劉兄以為可否?”

劉彥不想他看中阿九,轉顧道:“九郎是我媚子,非婢妾可比之,實在難以割愛,海兄見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