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君一笑分顧於太公、章老翁道:“這不過是我胡言而已,賢弟不必深究。”

“道的運轉,周細且無從琢磨,就是通曉易理的宗師,也難預料未來運勢,只能針對某一事推算。”

“世才切記,君子不卜,不然心思就被卦中天數牽著走,失去主動。”

“聖人創《易經》,不是讓人去占卜,而是讓人運用易理,去應對未來變化,從而立世長久。”

“卜卦不如用卦,未來多變,卜則有失。”

“用卦則能把握現在,以卦理應對一切變化,只要心中通透,則無遺失。”

劉彥很認同師兄之言,說:“夫子所贈《謙卦文》中,也有相似之言,說‘用卦’分為‘臨用’與‘久用’。”

“像【謙卦】這類可做‘久用’。”

“若是所用之卦不能應對時,就該‘變卦’,‘臨用’別卦而應變。”

說著,這對人神師兄弟圍繞‘用卦’而談,周圍眾人聽得津津有味。

一炷香後,山下喧鬧達到頂峰,官家民等齊聚山腳持燈祈福,祈告水官保佑。

相君神念感應,喚出妻女,攜帶家卷化金光飛上山廟。

阿九、憐雲挽扶老夫人出船房,瞭望東山君廟,等看君家顯聖。

不久,山廟鐘聲敲響。

一聲匯聚眾目,二聲壓下眾言,三聲升起霞光香菸。

只見香菸騰上虛空,覆蓋整座山廟,幻化出水府之境。

相君與家卷齊顯身,水府侍婢提金籃,飄向官民頭頂,灑下金花雨露,即【水官賜福】。

那金花雨露灑落頭頂時,眾人心靈如獲澡洗,肺腑似聞見芬芳,心中憂、怨、愁、恨逐一消除,得一安然寧靜。

劉彥笑與母親伴望。

見眾女灑花露十次而還,虛空光煙香火府景收入山廟。

百姓們喜得賜福,謝恩之言滾滾如潮汐,多有跪地拜謝之人,可謂‘民心甚悅’。

陸侯沐浴著歡雀之音,山腳處轉顧湖上青花舫,見神人顯身船上,對左右言道:“今夜水官賜福,燈會功德圓滿。皆仗奉義顏面和謀策。”

郭主簿嘆言:“劉奉義真奇士,真世才!”

周圍官吏點頭附和。

說話時,湖上劉彥與東湖師兄作別,青花舫載著劉府眾人西行回臨安。

山下百姓們也陸陸續續的乘渡船返城。

三更天,萬戶燈熄,劉府內院卻亮起燈,於成業、書玉子挑燈站月下望正房持禮。

阿九、貂兒扶著老夫人魂兒出來,沉玉娘母女在身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