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家燈火鬧除夕,東湖水燈相映照,喧鬧飛上明月腰。

二更天時,熱鬧東流入湖。

才從東山拜城皇回城的鄉民百姓,這又乘渡船、漁舟來到東湖。

大姑娘、小娘子舟船上彎腰放下手中水燈,送出各自心中美好願景。

風吹湖水,波瀾推動一盞盞水燈飄蕩遠去。

東山相君廟下,碼頭邊商船華燈高排,山下燈市火光通明,百姓們並肩接踵遊賞拜廟。

似這等‘趕夜會’‘拜夜廟’之景,除了陰間鬼市,陽世大概獨此一號。

青花舫上,劉彥和相君把酒望山廟,以景為題賦詩。

左右站在書玉子、於成業、平兒、福伯、於太公,章老翁。

身後船房內更是人多。

劉家女卷加上君家女卷、花舫眾女,及做客的匡娘、花姑子,幾乎擠滿船屋。

眾女擁簇劉氏、相家兩位王妃,猜燈謎,做遊戲,笑語不停歇。

眼下劉氏被一條燈謎遮住心竅,怎也猜不出。

七郡主笑顏道:“母不知可問兒郎,他若猜不出來,就要罰酒!”

劉氏點頭讓阿九拿謎條去問世才。

船外劉彥接下謎條,展開一看,寫著【南面而望,北面而朝。象憂亦憂,象喜亦喜。打一用物。】

一念思通,告訴阿九:“此物乃【鏡子】。”

“鏡子?還真是鏡子!”

劉氏得兒郎指點,恍然解了迷心,笑哈哈帶動周圍眾女。

之後以‘鏡’為題,聊起‘鏡聽’,請教君家郡主‘鏡聽這種占卜,為何能靈驗……’

老夫人一問,反把四位郡主難到。

她們雖為神女,但對世上玄理,也不能盡知曉。

阿九笑道:“女不知可以問父,若是答不上來,就要罰酒。”

聽她原話奉還,七郡主嬌哼起身,出門尋父親請教。

劉彥對這個問題也有興趣,目轉師兄等他闡解其理。

相君稍作思慮,點指女兒:“你可這麼答‘他人無心之言,乃上天說與有心人而聽,所以鏡聽靈驗’。”

七郡主答謝父親轉頭回去。

劉彥思慮說:“無心之言入有心之耳,乃上天降預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