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1章 問經駟驖(第2/3頁)
章節報錯
劉彥點頭,書指窗外南房。
二姐和貂兒心領神會,前後出門去待客。
阿九把書房門窗都關上,撥碳火琢磨:“舫主領她們來有何用意?”
劉彥抬起手中《國風》,目觀詩句:“該說時她自會說。也許只是試探我心,看我是否對二女有意,又想‘保媒拉縴’。”
阿九失笑,見公子目光聚神,便不再打攪,落座身後守著。
劉彥正坐守意,通讀一遍《秦風·駟驖》。
先以‘入書法’,將眼目、心念沉入書中,久之感應‘詩文如水拂面,詩境環繞腦思’。
後,他明亮身性,更能清晰感應文字描述的‘秦襄公出獵場景’在他周圍環繞。
其身心彷佛已經置身於‘經中世界’,似能感覺到‘出獵車馬奔騰,車輪馬蹄聲入耳’。
暢想中文網
適時,劉彥心思湧明光,如似明燭照破昏暗,包圍他的《駟驖》詩境全部顯現出來。
只見,四匹高頭大馬出現眼目中,嘶鳴抖動鬃毛,馬蹄端正站著。
車上秦襄公寵臣手抓六根韁繩,即詩中所言【駟驖孔阜,六轡在手】。
再看駕車人後秦襄公,其眼眸望著前方山林苑囿,身後狩獵車一架駕蓄勢待發,充滿武德。
劉彥此時直面感受到此篇詩歌描繪場景,這等感受直達心竅。
正如《於氏春秋》所言【問經養學,乃以心見經,如入經中之國,以此法可與書中經意論學,得其真意,明經歸身。】
“‘問經養學’卻比‘入書養學’更奇妙。”
“入書,只是心念浮於經意表面,猶如隔窗窺人,可聞其聲,不見其人。”
“問經,則是心念入到經意內裡,好比入內而觀,不止聞聲,亦能見人。”
“不知這篇《駟驖》中,有無經意精靈。”
“‘經主’應該就是秦襄公。”
劉彥心念領會,目觀駟馬車駕上襄公,可感受到武略超群的雄主之氣。
其所言【經主】,指的是一部書或一篇章中的主人公。
如《孟子·公孫丑》篇章中,經意之主即‘孟子’,其弟子‘公孫丑’只能算經靈。
【經主】就如書魂,其承載的經意最大,靈性也超越其他經意精靈。
而這篇《秦風·駟驖》的經主,絕非駕馬車的‘媚子寵臣’。
從【公之媚子,從公於狩】這句詩就能看出,此篇經主乃【秦襄公】。
劉彥觀賞駟馬車駕秦襄公,其時襄公轉顧相視。
“君子從何而來?”
“意!”
劉彥心念驚歎,後笑持禮道:“我從經外來,觀賞襄公出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