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生說,要考驗賀公子,看他究竟是愛慕姐姐容色,還是愛慕姐姐這人。”

“若只是好美色,妍醜易念,這成人之美就做不成!”

“但姐姐也別怕,先生自會給你一個妥善歸宿。”

此一番話,瑞雲聽得潸然淚下,喜極而泣。

此時此刻,她終於明白那句贈言含義,口中復念道:“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困境終有出頭日……”

陳霞仙看著不禁共情,掏出手拍過去拭淚。

瑞雲止泣,把手霞仙問:“不知奉義大官人在何處?妾身願為奴為婢,報答恩情。”

“先生他們已走半個時辰,”

說著,陳霞仙側看她臉面黑斑,眼眸流轉一重玄光,笑道:“姐姐不必急於答謝,可把恩情記在心中。”

“坊間關於先生的傳聞,你大概也聽過。”

“我要說的是,先生之人,更勝傳聞。”

瑞雲點點頭,向她討問‘奉義之事’,說:“我知道不多,只知奉義祭鬼,助官家解瘟,得天子賜號……”

霞仙道:“小妹比姐姐多知道些。不如我倆就借先生佳話,小酌一番。”

“姐姐之憂和小妹之憂,都因先生而解。”

“你我當共同遙敬先生!”

說話提壺斟酒。

……

杭州城外,飛雪夾道,華府馬車載著劉彥、萬山、明淵奔回臨安縣。

半個時辰後車入東門。

華明淵相邀說:“今日天寒,晌午也未吃飽飯,不如我叫家人去酒樓置辦一桌,我三人竹舍小酌……”

楊萬山附和,提袖說道:“今日與世才赴勾欄,再次領略到君子善用心,就連精通易學之女布計,也被世才看破。”

“我欲臨行求教,只怕回了洛陽,再難得君指教。”

劉彥問他:“萬山近日便要走?”

楊萬山點頭說:“昨日有洛陽商船到東湖,此來乃為湯圓。”

“世才當日回信寄湯圓之舉,已見成效,湯圓之名已從宮中傳至坊間,上至王孫,下至百姓,皆交口談論。”

“那些宮外的京城士人都想一品臨安湯圓滋味,更有人說‘願以一兩品一顆’……”

《修羅武神》

“商人們見奇貨可居,便聞風而動,結伴下江南,來臨安採辦。”

“昨日洛陽船來五艘,他們見識到東湖大集,又在集上品嚐到湯圓,一個個讚不絕口!”

“他們欲辦三萬斤湯圓回京,使人情找到我,我指點他們去東鄉採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