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眾人走後,春香堂內,瑞雲反覆品味公子贈言。

那邊冬園梅堂,衣雲在媽媽引薦下,禮見劉彥、萬山、明淵三人,雙童剪水與君相視。

這一眼目光,讓劉彥一發現衣雲特別之處。

她眼中藏情,此情非愛慕,而似‘翻山越嶺見通途’之喜。

“媽媽可出去了,我自會招待貴客。”

衣雲回眸話趕老鴇蔡氏。

蔡氏依從說聲‘好’,笑顧四位公子道:“那就讓我女招待四位公子,有何差遣只管叫奴家。”

劉彥輕點頭,四顧房內佈置,隨邀落座茶桌前。

這時衣雲摘下面紗,顯露妍姿俏麗,見其貌劉彥等人各有目色。

林承平轉動心思,開口誇道:“娘子好容色,方才與我交談,卻不曾摘下面紗。為何見了三位兄長,就摘下面紗?”

衣雲粉頰暈染微笑說:“妾身遮面,是為掩蓋人心之慾,避他人色心。”

“這三位君子皆心地光明,心無邪思,我何故掩面攀談。”

只這一句,萬山、明淵就見識到此女子不俗。

楊萬山道:“我看娘子意不止如此。你摘下面紗,揭露花容,是想‘才貌並顯’,得一人賞識。”

“此人非我二人,乃這位仁兄。”

說話,他含笑指點世才。

林承平聞言心神一跳,以為楊兄識破錶妹。

其實萬山是在學‘劉彥用心’。

他的推斷建立在‘衣雲通曉相術’上,他認為衣雲摘下面紗,乃因看出世才面相之貴,或者推算出君子身份。

衣雲淺笑讓丫鬟斟酒,談道:“楊公子說的也不差,妾身確是想得真學君子賞識,遮面而談,不是禮數。故摘面紗。”

萬山見自己言中,撫掌誇讚衣雲好相術。

明淵幾分驚訝,不料這勾欄之女竟有如此眼力,且還知道儒家真學。

劉彥適時問:“不知娘子尊姓?如何墮入泥淖?”

衣雲答道:“妾身姓陳,四天前自投怡紅院,算是自入泥淖。”

此言引動萬山、明淵好奇。

劉彥餘光掠過林承平神色,斂袖持杯說:“娘子可是為了躲災、避劫才委身勾欄?”

這下驚訝翻轉,輪到林承平和表妹。

“君子何以知曉妾身為了避劫來此?”

衣雲眼眸有三分顯笑,七分求教。

劉彥飲下杯中酒,稱讚‘酒溫正好’,請三位仁兄同飲,後說起自己推想。

“娘子懂易術,能與人辨談吉凶,自然也知‘身劫’所在。”

“目下自入泥淖,不是避劫就是為等因緣際會。”

“此乃‘截天之術’,只有精通《周易》之人才知此術用法,才敢使用。”

“小姐膽大心細,聰明善用易學,使人欽佩。”

聽他改口稱呼衣雲‘小姐’,眾人心頭各有所思。

衣雲亦心情變化,暗驚奉義之智,擺低姿態道:“先生也懂得‘截天術’?小女子其實是迫不得已才冒用此術,當不起先生誇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