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1章 楊氏心異(第1/3頁)
章節報錯
“公子疼嗎?”
“這都怪我,忘了打點那兩個衙差,若使了銀子,他們就不會下這重手。”
……
潘府東宅。
杖責之後,潘子逑隨被家人抬回床上,書童立即點藥治傷。
潘大公子忍痛在心,自始至終沒喊叫一句,趴在床上內問心府小人,都沒聽見書童說什麼。
片刻,他回神轉問書童:“世才仁兄走了嗎?”
書童說:“這個我不留意,公子杖責時,他和楊萬山、華明淵在外敘話,後來受二夫人之邀去西宅了……”
潘子逑聽後,暗問心中人:“世才兄能否與你我解惑?我可否拜府謝恩?”
心府悔過人道:“主公怎如那怯心小人一般?”
“那先生能助我脫繭,自然知道奧妙,豈不能與主公解惑?”
“你莫要存疑,等屁股養好,便可去拜府答謝。”
“若得先生抬舉,賜下養心方法,你我都得好處。”
“以後拜他做恩師。”
潘子逑心笑說:“我如此德性,安有造化拜君子為師?”
“我過去把世才仁兄看低,多番言語侮辱,仁兄寬仁待我,使我羞愧無地自容……”
心府人也笑:“主公還是不知君子,沒有悟通他那番話。他既然寬仁對你,豈會對你過去之言計較?莫把君子看低了。”
潘生得他點撥,陡然一明,隨與小人談論起‘君子’。
潘府門外,劉彥、萬山、明淵在管家和二公子禮送下出巷。
楊萬山笑道:“潘子逑此番真是判若兩人。今日吃下二十杖責,卻能不發一言,其心頗能忍受。往後他若下得苦功,我看也能入真學。”
劉彥點頭道:“他之所以能忍受皮肉之苦,皆因心存悔過,以後只要善養君心,把身性調整歸正,可得真學,可成君子。”
“且有心中小人輔左,讀書思學,事半功倍。能比常人多個心眼。”
明淵聽言問:“他心竅小人能否化內心神明?”
“不能。”
劉彥望前路解說:“那小人是悔念所化,心神乃心府主宰,試問縣衙押司,如何做得知縣位?”
如此比喻讓人一聽就懂,楊華相視而笑,感心之奇妙,向君子請教養心之法。
劉彥自然不會把《君心化龍》說與他們,但也提點幾句篇外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