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人拜見大老爺。”

他一拜,兒孫慌忙跪地。

虛空香火氣收攏降下,城隍顯出虛像說:“譚翁請起, 你可得先生允許?”

被稱‘譚翁’的老者起來道:“先生已允許小人下葬東山谷,小人來就是稟明大老爺。”

城隍蒙朗望東山說:“只要得先生允許, 鬼谷鄉民就不會為難與你。你死後可以搬去享受清福。”

“你在本縣陰司當差數十年,苦功甚高。”

“地上還有些香灰銀兩,少說有三五百兩,你稍後清掃收入罐子裡。”

“回頭一起下葬,可做你死後之用。”

判官接道:“可別小看此三五百兩香火。這都是上等香火,夠你受用幾十年的,去到鬼谷可享富裕了。”

譚翁福至心靈,看著滿地香灰如視珍寶,跪地三拜答謝大老爺厚賜。

城隍受用禮謝,吩咐一事說:“今夜一更,你再出一趟陰差,帶領廟中眾鬼,去臨安城潘家,把那大公子潘子逑與我拘來。”

“此差辦完,你就無事了,可在家盡天年,安排自家後事。”

說完,他卷香火氣,攜帶判官主簿歸入廟中神像。

廟外譚翁高聲領喏,歡喜對左右兒孫吩咐:“快回家拿盆取甕,這些香火可比金子貴哩。”

“以後這便是我家陰間的家底,你等也能受用。”

孫兒聽爺爺的歡快跑回家。

兒子轉看眼廟內,小聲問:“潘家門第不小,不知所犯何事,使得大老爺欽點拘魂?”

譚翁捏須思量,把手兒子拉一旁道:“我聞鬼谷鄉親說,此子為富不仁,吝嗇狹隘,他家有小人精作祟。”

“許是犯了什麼傷天害理之事,被神目照見了。”

又道:“今日劉郎開金口,允諾我下葬,恩情甚大,你等當謹記。往後先生如有差遣,義不容辭。”

兒子應喏領下父命。

劉彥卻不知,自己隨口一句許諾,對於一家人如此‘恩重如山’。

此時他和一眾官民已入城,官家邀他後衙議事。

華明淵先行告辭,回家操持晌午‘答謝宴’。

……

“宴席訂下了嗎?”

“訂了,老奴剛從酒樓回來,他們片刻就把酒菜送來。”

“嗯,今日閉門謝客,莫讓外人攪了我和兩位仁兄雅興。”

華府前院。

華明淵背一手,與老僕人談問宴席準備,並事先交代些事宜,以防有人登門攪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