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府前堂。

三人見面小敘。

楊萬山笑說:“明淵晌午設宴,與你我把盞驅寒,一醉方休。”

劉彥分顧兩人氣貌,問:“如此說,你們已能夠‘入書出書’了?”

冬至那天,他和萬山去華府,與華明淵論學。

後者受其點撥, 明白了‘入書出書明經術’之要領。

本欲當日宴謝,但被劉彥推辭了。

他說:“不如等你能夠‘入得書中,出得書來’,再暢快痛飲。”

一別九日,今日見二人各顯喜悅,便知他們必有所獲。

華明淵爽悅,拱手禮道:“如君子所言,小生未負教導。”

“昨日終於見到書中真奇妙, 入得書中去了。透脫出書來時, 心竅間閃爍光明,得三五字文光在心。”

“若非世才兄,我不能得此真經!”

楊萬山接道:“今日世才就莫推辭了。明淵不邀外人,只你我他三人小酌。”

“他家後園桂花未落,我等在暖捨生一爐碳火,溫一壺酒,賞雪嗅寒香,豈不風雅?”

說完,他和華明淵都眼含期待。

劉彥顯笑點頭,讓平兒去拿書信和衣氅,道:“此番萬山明淵各有所獲,我亦與二位同喜。”

“前些日,明淵遣人送來桂花,我已讓阿九釀成桂花蜂蜜, 昨夜包了百多個湯圓。”

“晌午正好與兩位分享。”

楊華二人爽然與他談論那‘湯圓’。

等平兒取來書信和衣氅, 四人便結伴出府,去西城見陸侯。

路上,楊萬山看他衣著單薄,關心問:“世才只穿單衣不冷嗎?要是家中未備棉衣,我回衙門取兩件。”

平兒兩手揣入棉袖,咧嘴笑說:“莫看我家公子這衣氅單薄,卻能避寒。乃是我家內親小姐送哩。”

“內親?狐仙。”

萬山稍思即明白了,打量起劉彥身上雲墨鶴氅。

說著話,他們一行人來到西城門處。

見陸知縣、範縣尉、周縣丞、郭主簿正檢查車上祭品。

沈煉、韓都頭在前面車馬安排公事。

四周數百鄉民圍觀,另有本縣十多生員,東鄉周慕白四人也在其中。

今日他們將同去西村祭祀城隍。

劉彥一來,在場官民生員都矚目。

有的小聲私語,有的作揖見禮,生員們望之敬慕,拱手稱‘世才兄’。

劉彥還施一禮,走去官家中交談說話。

不多時,一眾車馬打頭出城,眾官家、劉彥等人也隨百姓步行,跟在馬車後面,以此表明‘官民人等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