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1章 道氣神盈(第1/3頁)
章節報錯
十一月初,冬二九日,臨安罕見下雪。
此水鄉彷彿一夜入了山水畫卷。
於高空展望,寒煙籠罩小城,天地白茫茫一片。
劉府家院,白雪鋪地,書房屋簷結冰凌。
清風吹散屋內香火氣, 昨夜一盆碳火已經燒成白灰。
而劉彥心中學問依舊熾熱。
他微笑賞窗外小院雪景,看著小黃犬撲雪玩耍。
他一連九夜與東湖師兄論學,大體領會了《君心化龍》內五卷總綱,心境上與之前不同了。
以前,他身處這鬼神世界,總不自覺的心懷謹慎,渾身如遭無名束縛。
正心看破胎中迷, 方才自在些。
但其心不夠鬆弛,好比行走於險道, 生怕突然跳出一隻猛虎傷人。
而今,領會司徒心學後,劉彥沒了那無名恐憂!
心神得一自在感,這種感覺魚兒如水,似春燕歸鄉。
這便是司徒所言:【凡心之神,自充自盈,自生自成。道本無形,充於心而固形,心氣合一,自在得安。】
現在的他,已步入《君心化龍》第一重心境。
心氣、道義能與天地乾坤發生微妙的交感,使他的靈覺擴大至三丈範圍!
在《君心化龍》末篇最後一章,司徒夫子將本門心學分為‘六重六等’。
第一重心境,名為‘道氣神盈’。
意思是‘無形道氣充盈於心神’。
此‘道氣’,並非玄門之氣。
乃是道義在心中鞏固後,引來天地之精氣,合入自身道義, 化作靈妙自然的心氣。
其實這與‘養仁氣’、‘養正氣’有異曲同工之妙,自身道義乃引氣入心的關鍵。
第二重名為‘通明見神’。
意思是‘心靈通達神明境地,照見諸般神奇’,要達到這個境界,就要儒學達‘正心境’。
第三重名為‘心神靜虛’。
意思是‘心神一直恬淡平和,不被一切負面所惑’。
如佛家‘照見五蘊皆空’之心境,但心中存欲,保持真性情。
第四重名為‘我心如玉’。
此意與字意一樣,心術養到這一步,君心就發生質變,不生一切骯髒汙穢,蠅營狗苟。
養心如玉後,能直接從天地中悟道。
第五重名為‘七竅存神’。
養心如玉到最後,人心七竅逐個開啟。
心中的道氣將會化出‘神明之形’,就如書中經意精靈一般。存住它們在心竅,它們有靈智,能代掌心思。
待到心中七竅全部住入神明,便得古之聖賢的‘七巧玲瓏心’。
屆時合心竅七神七賢, 可直接換取‘天心’, 步入大儒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