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彥、陸侯、楊萬山水榭中觀魚池說話。

“萬山兄有急智,我沒想到之事,你想到了。”

“如此一來,那書中藥方就可以名正言順的推廣使用。”

“往後,亦能借‘仙家所傳之法’名義來做文章!”

“而且還幫我解圍,不讓我在眾目睽睽之下尷尬。謝了。”

說著,劉彥略施一禮。

楊萬山滿面紅光,受用誇讚說:“我能想到這個計策,皆因世才兄街上之言。”

“我還記得你說‘眼下治疫,要從心治開始……’”

“先給予百姓信心,使大眾相信瘟疫可知,方能凝聚全縣民心。”

“民心凝結一股繩,辦任何事都不難!”

“因此,你畫符顯妙之後,我剎那心起靈光,想著‘何不借此機會行計?’”

“想必現在,半個臨安縣已知這件奇聞,全縣民心寄託於仁兄身上!”

“後面可借兄之名義來發號施令,引導大眾齊心協力。”

“小弟智短,只能想到這些,後面請你和內兄出謀劃策。”

陸侯黑麵展露笑容,眼與內弟相視道:“應該看世才謀略,愚兄連你都不及,更別提與劉世才相提並論。”

劉彥笑了笑,見慧靜和一位貴氣婦人攜手入園,轉話問道:“那位夫人,可是官家之妻?”

陸知縣伴望附和說:“正是內助,昨夜內弟與內助談論世才。”

“我妻很想一睹君子風采,今日小宴故來見客。請。”

劉彥見他家不拘禮,也就不避諱官家夫人,隨請步入涼亭赴宴。

亭內楊氏夫人手挽慧靜,望說:“劉世才果真氣度不凡,觀其身形,可見品德,與法師誇讚的相吻合。”

慧靜含笑談道:“此君如青竹,一日長三尺,貧尼所談不過舊貌,夫人無需參照對比。”

一僧一俗兩句交談,陸侯領劉彥入亭引薦夫人。

見禮後,楊氏未敢入席,攜手慧靜落座席邊說話。

“聽下人傳言,巳時點名前,有一生員因病昏死過去,是公子畫符為他去疾……”

“才使那生員氣脈歸正,撿回一條命。”

“不知公子用的什麼符法?”

楊氏夫人一問,陸侯和萬山也好奇,剛才只談妙計,忘了問這個。

劉彥已知楊家乃真學士族,見識頗多,直言道:“小生用的是‘靈官法咒’‘文光畫符’。”

楊夫人剎那眼明,轉望夫君,替他問道:“儒家文光何以請動道家神明?”

“心誠則靈。”